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学术见解|“薯片”、“芯片”、“影片”加“药片”——文化帝国主义的衰颓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乔兆红 2017-08-08 09:26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全球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认为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的一体化,指大公司的跨国经营,金融的国际化,相互依赖的加深。政治学家是指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全球化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文化化”就是文化因素的渗透。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文化因素主要指文化气质、思维、推理、判断和行为的模式,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气质、内涵和价值理念。“文化化”就是通过文化渗透进而影响人们的文化气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的交流和融汇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相互冲突的过程。因此,21世纪是文化力的竞争时代。文化成为了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爱德华·W.萨义德就指出,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化概念也不断向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渗透。“文化全球化”的倡导者一再证明,由互联网、影视报刊等传媒所带来的信息开放性,必然打破地域、国界的封锁和封闭,使世界一切民族文化都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并在历史的选择面前走向趋同和继续发展。他们认为,作为文化价值载体的知识的全球化,也必然会使文化价值本身实现全球化,这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全部内容都将为全球化所“化”。

 

一些西方学者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全球化应被认为是社会生活‘文化化’不断加深的一种形式”,“文化”已经超出一般意义的观念形态文化的范畴。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借助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走向世界时,消费主义文化也随之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资本全球扩张的动力。“当代资产阶级已通过大众媒体创造消费文化的方式成为大众社会生活的主宰者。这种超现实的消费文化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济扩张从意识形态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方大国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在他们看来,只有“文化全球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的经济增长并向世界敞开大门,消费主义文化趁机而入。美国为了维护和扩大其政治经济霸权地位,大力推行其消费主义文化,潜在地引导发展中国家按照美国的意愿进行政治文化的选择。由“薯片”、“芯片”、“影片”加“药片”构成了从日常经济文化生活,到高科技的全方位的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发端于美国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中国广大消费者和受众的价值判断与文化选择。美国依托经济、政治与传媒的优势,向全球推行其意识形态与文化观。

 

未来学家托夫勒质疑美国标准的万能性,认为“现在,很多居住在美国以外的人却愤愤不平地认为,美国不是利用坦克,而是利用本国经济和媒体的巨大力量,使‘美国制造’的意识形态实现商品化。这种意识形态背后的雏形,基本上是以全球主义,自由贸易以及民主这三个以单纯且直线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变数构成的……这三个变数是立足于几个已化作一种信仰的共同前提上的。这种信仰没有民主和共和的党派之差,而且,它也被美国的主要媒体所接受。”美国社会批判学家米尔斯认为,美国在实用主义驱使下,它需要一种政治上为现存事物辩护的意识形态,并力图使这种意识形态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日本学者星野昭吉指出:“今天文化全球化的每一种潮流从根本上都处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文化全球化就是非西方文化被西方文化同质化与一体化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

 

文化渗透和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侵略一样,始终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到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鼓吹“文化全球化”。

 

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独创性。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传统、信仰,以及基本的人权观念,就等于失去了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民族精神、民族历史记忆的功能,如果民族文化失去了这样的功能,在“全球化”的口号下“化”到其他的文化中,那就不仅仅是失去了“认同与标识”,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文化的衰亡或民族文化意识、文化心理的衰落,而是这个民族整体也必将走向衰亡。

 

由于种群、语言、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等因素的区别,造就出世界范围内性格鲜明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民族精神,炼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把经济的全球化简单地推演到文化的领域,以为也将出现“文化全球化”时代,只是一种幻想。

 

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存方式,是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永恒矛盾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精神成果。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文明成果,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的基本形式之一。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进步在于从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发展为前提,在世界现代化的推进中充分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的全球化”只能是文化资源的全球化,而不可能是文化价值和文化内容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只是全球化时代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的形式的全球化,而不是文化的内涵的全球化。

 

当世界还存在不同的民族和民族国家,并且在发展的前途上还存在完全不同的选择时,“文化的趋同”论就是一种伪命题,“文化的整合”就是一句空话。著名学者于沛就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只有在消灭了一切阶级,由此也消灭了关于政治上层建筑的一切阶级性工具,并且消灭了商品与货币相联系的一切将人与人之间分隔开来的经济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只有到达人类理想的未来社会——共产主义,到那个时候,才可能把这一问题提到讨论的日程上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逐渐把民族意识和当代意识结为一体的全新文化。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惯性,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文化借助于经济政治的力量在变中求生长。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样,文化也存在竞争。

 

对于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如果详加考察,则发现中国人的运用与各国有别。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深处,“世界”其实是一个并不包括自我的他者的时空。在天下的架构中,这个世界本来应该由中华的文来教化,可是随着彼此接触的日益增多扩大,却似乎显示出代表着比中华程度更高的文化反而成为中国仿效的楷模。这一悖论的结果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为他者的“文”所“化”,才能避免落入“野”的境地,以至于亡国灭种。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谓与国际接轨,瞄准世界前沿,都是以发达国家为准的,以发达国家为取法楷模。随着帝国主义时代的演进,欧洲人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准则似乎越来越具有普世价值。但有智者已经指出,人类的思维与行为,如果长时期以单一的文化为取向,不能让各种文化相互兼容,甚至以趋同化来消磨其他文化物种,与生物界的单一化同样,都将是灾难性的。人类不可能也不应该永远以一种文化占据主导、统治和垄断地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重视西方学者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已将其研究内容延伸到文化领域的新动向,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文字编辑:王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