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有多少人在骂“2000万人假装生活”,就有多少人想要炮制下一篇
分享至:
 (2)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别楼 2017-07-25 10:43
摘要:我们今天看到的“2000万”,不过是这些文字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各种“3000万”“4000万”,在虎视眈眈。

1

 

2000万,这个本来只是用来描述北京人口概数的数字,一夜之间成为各类媒体的标题宠儿。

 

无它,出了一篇“爆款”耳。

 

紧跟大暑而来的周一,一篇新的“爆款”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在大家的朋友圈里又煽了一把火。据说,原文阅读量已经高达数百万。

 

2000万货真价实的北京人民很不高兴。至少,从后续跟进的文章来看,没有几篇是买账的。

 

批判的点各有不同。有北京本地人,指责原文中的“没有人情味儿”、“屁股下面五套房”纯属胡乱臆测、以偏概全,伤了大家的心;有来京奋斗者,指责原文中的消极态度,认为所谓“假装生活”根本是在歪曲成千上万奋斗者的努力。有人讨论其营销套路,还有人剖析文章是在借北京最近的城市建设而趁机炒作。

 

这些后续的批判文章,无论阅读数是否如原文般壮观,至少能体现出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三观还是正确的。用一句互联网俗语来说,“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也就放心了”。

 

不过,原文作者“张先生”,在乎吗?

 

未必。

 

而蠢蠢欲动的互联网写手们,会引以为鉴吗?

 

恐怕也未必。

 

 

2

 

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营销中的“注意力经济”转化为“流量经济”,“流量为王”已被从业者奉为圭臬,层出不穷的造富神话则一再强化着这个概念。从“自媒体”诞生以来,各路人马以各色账号为载体,以源源不断制造“爆款”文章为己任。

 

以这样的标准评判,“张先生” 一文岂不是相当成功?那他和他背后的团队,又有什么理由要感到惭愧呢?

 

君不见,已经有专业人士正一板一眼地分析着文章的“套路”——找热点、地图炮、情绪化……往好了说,这是在帮人明辨是非,但另一面,不正是以此文为教材、变相传播爆款“经验”?

 

走着瞧,若干天以后,此文的传播会很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正面案例,堂而皇之进入所谓“营销经典”行列。

 

要知道,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2014年“秦火火”案曝光之前,他那些一手策划的所谓“谣言营销”,还躺在他的工作经历里面“熠熠生光”、用以吸引客户呢!

 

而之前某些让人皱眉的负能量公众号,不也是浑身贴金,成了广告商追捧的对象吗?

 

我们今天看到的“2000万”,不过是这些文字的冰山一角。背后,还有各种“3000万”“4000万”,在虎视眈眈。

 

 

3

 

客观地说,爆款本身不是坏事。一篇内容详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文章,传递正确的事实和进步的观念,如果能成为爆款、广为传播,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在我们更多的日常经验里,成为“爆款”的不是它们,而是那些信息混乱、主题惊悚的文章——或者根本称不上“文章”的东西。

 

这类文字往往有一些共同点:主题十分吸睛,但缺乏严肃的调查、理性的分析以及人性的包容,通过一些“我朋友”“我邻居”“出租车上的二大爷”之类的故事,简单粗暴地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卖弄着廉价的观点和情绪。

 

它们能反复刷屏,除了平台、受众本身的因素外,其成本之低、炮制之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样的爆款,于社会、于大众,有什么意义?大概只要有流量,就是最大的意义。

 

文章的炮制者们,抛出一个个社会情绪的炸弹,收获利益后拍拍屁股走人,继续寻找下一个“痛点”;留下承受的是那些真正沉默的阶层,连抱怨都没有机会。

 

这样的恶性循坏不终结,现在有多少人在骂“2000万”,背后就有多少人在抓紧炮制下一篇“2000万”。

 

 

4

 

需要承认的是,每一篇爆款的背后,都有其传播的基础。

 

不在北京的人们也许不会了解,就在这一天的早高峰,燕郊往北京方向发生严重拥堵,早上6点出门的人们,到10点多还未能进北京,眼睁睁看着这个月的全勤奖就这么擦肩而过。

 

一动不动的拥堵长龙里,掏出手机的人们,有几个不会被那句“假装生活”给刺痛?他们也许并不否认大多数北京人都在积极地生活,但抬头看看前方,那一霎那的委屈与难受,足以让他们产生难以抗拒的“分享”冲动。

 

是啊,难。职场难、夫妻难、育儿难……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各自的难题。如果真要列一个爆款选题清单,恐怕能列上长长的一串。

 

换句话说,“2000万”们还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如何压缩这种空间呢?

 

一方面,惟流量马首是瞻的风气该改一改了。有责任、有骨气的写作者和团队,应该在乱流中坚持自己的风格。网络上有个老段子:发财其实不难,方法都在《刑法》里面呢。这个道理,用在网络写手身上,也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严肃媒体不应缺位,某些关键的社会话题应该及时提供接地气、有价值的报道,让一些焦虑的情绪得到理性的解读、疏导与释放。

 

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很多人站出来传递着更为积极理性的声音。但愿当下一次“2000万”事件出现时,这样的声音还能更多一些。

 

直到有一天,“2000万”不再成为一个事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