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舆论+】认真你就输了!《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作者:最近实在没题可写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查睿 2017-07-24 19:13
摘要:“10W+”并不代表着好文章。喝多了“毒鸡汤”,看待我们这个内涵深刻的社会,看待当今复杂与深厚的现实,不免会陷入到一种情绪化、简单化、片面化的套子中去。

 

 

无逻辑、无观点、无意义,这种“三无文章”才是真正的毒鸡汤。

 

1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刷屏了!

 

作者“张五毛”用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北京城的“罪与恶”。

 

文章开门见山地说“北京没有人情味”,因为“在北京,交换过名片就算认识;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然后引入了北京人和外地人的地域话题。

 

“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走进北京各大剧院,十个人里面有六个人是口音各异的外地人。而北京人感受更深的是拥堵、雾霾、高房价,是出门不能动弹,在家不能呼吸。”

 

画风一转,文章又说:“北京是终归是北京人的北京。”为什么呢?因为老北京人有五套房,“老北京人正在努力为这个城市保留一丝生活气息,让这个城市看起来,像是个人类居住的地方。这点生活气息是从基因里传下来的,也是从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腾起来的。”

 

北京既是“外地人的北京”,又是“坐拥五套房老北京人的北京”,岂不该相安无事吗?“张五毛”可不这么认为。

 

一方面,文章自说自话:“是我们外地人建设了北京,没有外地人北京人连早餐都吃不上。”随后又站在老北京人的一边愤愤不平:“老北京人也许并不需要这繁华,只需要一个山清水秀,车少人稀的故乡。”

 

最后,略微“精分”的“张五毛”总结道:“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2

 

“假装生活”的2000万人都是谁?似乎没有人关心,反正“地图炮”们的怒火已经被点燃。

 

要么对“死磕”的北漂们表示不理解,网友“我不能再熬夜了”嘲讽说:“有些人假装有梦想、假装努力、假装拼命,其实就是死要面子,宁可咬牙在繁华都市里继续过着别人眼里所谓的好生活,也不要回几线城市的那个家。”

 

要么对老北京人打抱不平,网友“我真的很棒棒噢”很委屈:“北京人不是都有五套房。北大清华,该考不上的还是考不上。北京人活得也挺累的,哪的人都一样。老北京人其实都挺‘小市民’的,收着房租吆五喝六的不是大多数。”

 

到底谁才是老北京人呢?或许“张五毛”自己也没想明白。新浪网“读诗”旗帜鲜明地反对把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截然对立的视角。

 

“北京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兼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地方,它见证了改革开放启动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无疑属于吸纳外来流动人员的大城市的典型,但它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封闭,即便还在‘北平’时代,鲁迅、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正是这些外地人和老舍这样的满族后代共同写下了你们眼中的北平。究竟谁是老北京人?反正,我不担心这个问题。”

 

其实,北京作为一座特大城市,激烈的竞争是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网友“西楚妖人”认为:“现在的北京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大的‘战场’之一,四海豪杰五方神圣汇集于此展开争夺与厮杀。相比于假装,更需要勇气、果敢、担当。”

 

抛开地域之争,这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倒也引发了一些反思。

 

网友“去投网”无奈地表示:“不是在抨击或者讽刺谁,只是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将原有的北京文化渐渐掩盖淡化,让很有文化的老北京变成了繁华商业的利益中心。”

 

就好比网友“余岳桐”所言:“北京,对于新北京人是站不住的远方,对于老北京人,却是回不去的故乡。”

 

3

 

那么,为什么“张五毛”要说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呢?

 

 

按照他的定义:“假装在生活”是指假装幸福的在生活。难不成,北京有2000万人都在假装幸福吗?

 

“西城的金融白领沉浸在年终奖的亢奋中;海淀的码农们敲完一串代码,看着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为下一个刘强东;朝阳的传媒精英签完一个大单,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作者“张五毛”所鄙视的这些时刻,并非“假装在生活”,也许正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网友“蜡头”说:“三里屯泡吧工体看球那是生活,天通苑撸串人艺看剧那也是生活,动物园淘衣服后海发呆还是生活,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提供了各种可能。”

 

网友“北石同学”的说法也许有点鸡汤,却也在理:“看看身边的人,有太多人在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奔跑。是的,他们或许在没日没夜地加班,他们或许很少和亲朋好友聚会,他们或许在梦想打拼和享乐生活之间有一些失衡。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真正配得上在这座城市里真真实实地生活。”

 

就像百万千万的北漂们一样,网友“柳华芳”说:“不是每一个北漂男儿都是英雄盖世,但他们都不是懦夫,他们在奔跑着看世界,看到很多人一生都看不到的风景……有梦想的人聚集在北京,创造出了很多让世界更美好的事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属于北京,更属于全中国。”

 

4

 

即便漏洞百出,仍挡不住“10W+”的阅读量,背后的套路,大家看不清吗?

 

“记者站”联系到“张五毛”,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张五毛”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也在为公号如何涨粉而烦恼,“一度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显然,“张五毛”找到了其中的秘诀。截止到今天上午,这篇文章阅读量达到528万,留言将近2万。粉丝增长也高达10万。

 

根据自媒体“錄音筆”的采访,“张五毛”坦言“我真没有刻意地选择一个选题,是因为这些天实在没有别的题材可写了。”

 

但他仍表示抓住了爆款的痛点:“这篇文章最大的痛点是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在我的文章里能感受到我想表达的生活不容易,老北京人、新北京人应该都会认同,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变成了老北京人、新北京人的开撕。”

 

虽然“张五毛”口口声声说“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开撕”,但并不妨碍这篇“500W+”的套路之深。

 

网络大V“互联网信徒王冠雄”总结说:“这个时代10万+的最大套路,就是标题+情绪。”互联网人士陆亚明也认为:“极端情绪,无论正面负面,都极具传播力。这些‘10W+’文章的疯传往往跟事实无关,甚至罔顾事实。用极端情绪撬动非理性者的疯狂转发,引发理性人群对事实的追问。”

 

营销人士闫跃龙还透露,当今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焦虑之处,如果能将这种情绪挑逗起来,那就是流量。“‘逃离北上广’‘工作十年买不起房’‘北京,2000万假装生活着’都是在挑逗情绪。对于微信大号来说,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琢磨大家的痛点,然后结合热点,直击痛点,这中间当然要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署名“小日”的作者甚至摸索出了“10W+”模板:“在传播逻辑上,这注定是一篇爆文,简单说,它具备100%的精准模型:北京人和外地人的‘地图炮’+关于现状的吐槽+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注定会引发吃瓜群众疯转。”

 

只是,“10W+”并不代表着好文章。喝多了“毒鸡汤”,看待我们这个内涵深刻的社会,看待当今复杂与深厚的现实,不免会陷入到一种情绪化、简单化、片面化的套子中去。

 

那,才是真正地辜负了生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