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读书】一夜之间的天才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2015-07-31 16:55
摘要:《马赛曲》的诞生从本质上讲不是某个人的神来之笔,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根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怀、同仇敌忾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以及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

《马赛曲》

1792年4月25日

 

鲁热·德·利尔,全名:克洛德·约瑟夫·鲁热·德·利尔(Rouget de Lisle,Claude-Joseph),1760年生于蒙泰尼;1836年卒于舒瓦齐勒罗瓦。法国军事工程师、诗人、作曲家。1792年驻斯特拉斯堡时作《马赛曲》。据说他在创作这首不朽的名曲时,是1792年4月26日凌晨时分的神来之笔,创作的过程极短,歌词和韵律都是一挥而就。终其一生,鲁热再也没有其他作品传世,也没有其他成就被人铭记和称道,颇有此曲一成“江郎才尽”的味道。然而,虽然鲁热平生只有这首歌曲流传于世,但这首歌曲却是不朽的佳作,能有这样一首不朽的作品流传于世,也足以奠定其在历史上不朽的地位。斯蒂芬·茨威格在这篇作品中细腻地描述了鲁热创作的宏大历史背景和天才的闪光过程。他极为中肯地写道:

 

鲁热根本就不用去想,他也用不着虚构,他只需要把这一天以来众口传诵的言语押好韵调,配上旋律,还有激动人心的节奏,一切就成了。这些已经表达出了、说出了、唱出了全体民众那些心底深处的感受……他其实也用不着作曲,街道上的的节奏、时间的节奏,那些在士兵们行军的步伐中、嘹亮的军号声中、炮车的隆隆前进声中传达出来的慷慨激昂的韵律,此刻正穿透紧闭着的百叶窗传进他的耳中。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其实,《马赛曲》的诞生从本质上讲不是某个人的神来之笔,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根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怀、同仇敌忾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以及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鲁热缘于机缘巧合,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这些感受和呼声,因而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深深认可。其中包含的精神内涵,虽几经强权统治者的限制,仍然不能阻挡人民群众对它的喜爱,成为法国国歌,最终传诵至今。

 

公元1792年,法兰西立法院对皇帝和其他国王之间的联合行动是战是和一直犹豫不决,时间已经持续有两三个月了。路易十六自己也一直举棋不定:他既害怕革命党人胜利带来的危险,也害怕他们失败的后果。各个政党之间也是各自心怀鬼胎,态度不一。吉伦特派为了保住手中的政权主张立即开战,罗伯斯庇尔和他的雅各宾派则为了能够上台而呼吁和平。局势在日益恶化,报刊杂志也闹得沸沸扬扬。俱乐部里成天争论不休,谣言满天飞,而且越来越骇人听闻,于是,公众舆论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当4月20日法兰西国王终于向奥地利和普鲁士国王宣战的时候,这项决定有如以往的那样对于所有人都成为了一种解脱。

 

就在这几个星期里,巴黎似乎被强力电压笼罩着,人们烦躁不安。而在边境城市,民众的情绪更是惶恐不已。军队已经集中到所有的临时营地之中,所有的城镇、所有的村庄,到处都是志愿者和国民自卫军,他们忙着在检修工事,加固要塞。特别是阿尔萨斯的人们都知道,法德之间的交火向来就从这块地方开始。这可不同于巴黎那里,敌人只是他们口头上模模糊糊、慷慨激昂的一个修辞概念,现在,从加固了的桥头堡旁,从高高的主教堂塔楼上,就能清楚地看到莱茵河对岸正在集结的普鲁士军队,敌人看得见。到了夜里,敌军炮车的行进声、武器的叮当声和呜呜的号角声,随风飘过月色下波光闪烁、悠然流淌的河流。所有人都明白,只要一声令下,普鲁士人沉默着的大炮就会隆隆作响。法德之间上千年的战争将再次爆发。只是这一次,一方是以争取新自由的名义,另一方是以维持旧秩序为口号。

 

1792年4月25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当驿站的紧急信使把宣战的消息从巴黎传到斯特拉斯堡时,人们顿时躁动不安起来,他们从各家各户里走出,拥向公共广场。军队在为出征做最后的检阅,一支队伍接着一支队伍依次前进。身披三色绶带的市长迪特里希在中心广场上检阅着部队。挥动着饰有国徽的帽子向队伍示意致敬。军号齐鸣,鼓声隆隆,所有的人都不再做声。迪特里希用法语和德语大声向广场上和其他所有人宣读宣战书。在他讲话完成后,一支军乐队奏起了临时性的革命之歌——《前进吧!》。其实这本是一支富有激情、饱含刺激而又诙谐幽默的舞曲。但此刻,迈着雄健有力步伐行进着的队伍脚步声却赋予了这支曲子雄壮的节奏。此后,人群渐渐散去,那被激起的热情随之被带到大街小巷和各家各户。一时之间,不论是咖啡馆还是俱乐部,到处都有人发表着热情洋溢和充满煽动性的演讲,到处都在散发着各种各样的传单。演讲通常都是叫嚷着:“公民们,武装起来!举起战旗!警钟已经敲响了!”所有的演讲、大小报纸、布告宣传都在重复着这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口号:“公民们,武装起来,让那些戴着皇冠的暴君们颤抖吧!前进!自由的孩子们!”这些火一样热情的话语每一次都会让群众们欢呼雀跃。

 

街道和广场上一直有大量的人群在为宣战而尽情欢呼着。然而,当人们在欢呼的时刻,也会有一些人在悄悄地嘀咕,因为恐惧和担心也随着宣战一起到来。然而,这些人只是在他们小小的蜗居中窃窃私语,或者是话到嘴边欲言又止。天底下的母亲总是一样的,她们担心:难道外国士兵不会杀死自己的孩子吗?天底下的农民也是一样的,他们关心着自己的财产、土地、房屋、牲口还有庄稼。他们也在担心:难道自己的庄稼不会被践踏吗?难道自己的家不会遭到暴徒们的洗劫吗?难道他们劳作的田野不会血流成河吗?然而,本是贵族出身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弗里德里希·迪特里希男爵,却如同当时法国最进步的贵族那样,一心想投身于争取新自由的事业中。他要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来传达他的信念,决心要把那宣战的一天变成公众的节日。他胸前斜披绶带,从一个集会地赶往另一个集会地,不停地鼓舞着人民。他向出征的士兵们送去美酒食物以示犒赏。晚上,他把各级军事指挥官和最重要的文职官员们邀请到位于布罗格利广场旁自己宽敞的官邸举行欢送会。热烈的气氛使得这场欢送会一开始就具有庆功会的色彩。对胜利始终充满信心的将军们坐在主宾席上。准备在战争中有所作为的年轻军官们在相互交谈,彼此勉励。他们有的挥舞军刀,有的相互拥抱,有的举杯祝愿,有的端着美酒慷慨激昂地演讲陈辞。而他们所有的言语都无不一再重复着报纸和宣言中那些激励人心的话语:“公民们,武装起来!前进!拯救我们的祖国!那些戴着皇冠的暴君们就要颤抖。现在,胜利的旗帜已经展开,把三色旗插遍世界的日子已经到来了!现在,每个人都必须为了法兰西国王、为了三色旗、为了自由而竭尽全力!”此时此刻,出于对胜利充满信心和对自由事业的无限向往,全国上下达到空前的团结。

 

就在演讲和祝酒进行之际,迪特里希市长突然转向坐在自己身边的要塞部队的年轻上尉鲁热。他记得,半年前当宪法公布的时候,就是这位举止彬彬有礼、长相并不出众但却讨人喜欢的军官写过一首相当出色的自由颂歌,团里的那位音乐家普莱叶尔很快就给这首歌谱上了曲子。这首朴实无华的作品朗朗上口,适宜演唱。于是军乐队将它操练纯熟,在公共广场上演奏合唱。现在,宣战和出征岂不又是一个该用音乐来表达庄严场面的极好机会吗?于是,迪特里希市长随意地问这位鲁热上尉(他擅自给自己加上了一个贵族姓名标识“德”,取名叫作鲁热·德·利尔,其实,他无权如此)——如同邀请自己的好友帮忙似的——他是否愿意借着这爱国情绪高涨的时机,为即将出征的部队创作一些歌词,为明天即将奔赴前线作战的莱茵军谱写一首战歌。

 

鲁热生来普普通通,性格谦逊,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什么了不起的大作曲家,他的诗作从来没有刊印过,他写的歌剧也从未上演过。但他知道自己还是很善于即兴赋诗的。为了让市长大人这位高官朋友高兴,他答应说他很乐意从命。是的,他愿意试试。“好极了!鲁热。”坐在对面的一位将军边向他敬酒边说道,并且要求鲁热完成之后立即把作品送到战场上交给他,莱茵军正需要一首能鼓舞士气的爱国主义进行曲。说话之间,另外一个人又开始大声嚷嚷起来,接着就是敬酒、喧闹、畅饮。于是,两人之间这短暂的偶然谈话旋即被淹没在一片热闹嘈杂的巨浪中。酒宴变得越来越令人心醉神迷、越来越喧哗热闹、越来越激动疯狂。当客人们离开市长官邸时,午夜早已经过去多时了。

 

午夜早已经过去多时了,这也就是说,4月25日,由于宣战而让斯特拉斯堡无比激动的一天已经过去了,4月26日已经开始。黑夜笼罩着千家万户,然而,夜深人静只是假象而已,整座城市依然忙忙碌碌。兵营里的士兵们正加紧准备开拔,一些谨小慎微的人或许早已从紧闭的店门后边悄无声息地逃走了。一支支步兵队伍在街道上行进着,时不时夹杂着传令骑兵急促的马蹄声,然后又是沉重的炮车行进中的嘎嘎作响,单调的口令声不时从一个岗哨传到另一个岗哨。敌人近在咫尺,这里太不安全了。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全城的人都激动得无法入睡。

 

鲁热也不例外。此刻,他正在中央大道126号那幢房子里,沿着回旋楼梯回到他简朴的小房间里。他兴奋异常,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要尽快为莱茵军谱写一首战歌,一首进行曲。他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踱来踱去。如何开头呢?如何开头?那些宣言、演讲和祝酒辞中所有激动人心的话语在他脑海里杂乱无章地翻腾着。

 

“公民们,武装起来!前进,自由的孩子们……消灭专制……举起战旗!……”

 

不过,此时他又想起了前面听到的另外一些话,想起了为自己的儿子担心的妇女们的声音,想起了农民们的担心——他们害怕法兰西的农田被外国的士兵们践踏得不成样子,到处都血流成河。他下意识地写下了头两句歌词,这两句只是那些呼喊声的反响、回音和重复。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

 

随后他停了下来。他愣了一下,咦,写得正好。开头相当不错。他现在要马上找到相应的节奏,找到这两句歌词合适的旋律。于是,他从橱柜里拿出自己的小提琴,试了试,不错啊!前面的节奏和歌词的旋律完全匹配。他赶紧往下继续,他觉得浑身上下仿佛突然生出一股力量推动着他向前。那些他在街道上、酒宴上听到的一切言辞,对残暴君主的满腔仇恨,对故园家土的忧虑担心,对战争胜利的无限信心,对自由平等的无比热爱,此时此刻在他心中激烈地涌动着,顿时汇集在一起。鲁热根本就不用去想,他也用不着虚构,他只需要把这一天以来众口传诵的言语押好韵调,配上旋律,还有激动人心的节奏,一切就成了。这些已经表达出了、说出了、唱出了全体民众那些心底深处的感受。还有,他其实也用不着作曲,街道上的节奏、时间的节奏,那些在士兵们行军的步伐中、嘹亮的军号声中、炮车的隆隆前进声中传达出来的慷慨激昂的韵律,此刻正穿透紧闭着的百叶窗传进他的耳中。或许,他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也没用他灵敏的双耳去听。但是,这个夜晚,他那不可能永远不朽的身体中对于时间的灵感却听到了这份韵律。旋律越来越顺从着这份节奏,啊,这是全体国民跳动的脉搏!鲁热急速地记下他的歌词和乐谱,就像是有个陌生人在一旁向他口授一般。这个只有着狭小心灵的小市民何曾有过如此的激情?这不是他自己的亢奋和激情,这是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这一刻聚集起来,迸发出来,像发射一枚火箭一样,把这个可怜的、资质平平的人射向群星闪耀的星空,把他带到了离他自己遥不可及、相距甚远的地方,一夜之间,让这位鲁热·德·利尔上尉跻身于不朽者的行列之中,刹那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和火焰!从街头、报纸上得来的最初的那些呼喊声现在构成了他那些极有创造性的歌词,就像这首歌曲一样,并且升华为一段永恒的、流传千古的诗篇。

 

未完待续……

 

(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