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复旦附中原校长谢应平答应出山,为什么去一所民办双语学校?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爱娃 2017-06-27 11:56
摘要:在位一直很低调、影响力却很大的老校长,出任上海康德实验双语学校的名誉总校长,引起了教育界关注。

在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上中、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无人不知。“四大”之一的复旦附中又跟它的“爹”复旦大学气质很像,洒脱不羁,热爱培养“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复旦附中这股独特的气质,跟在复旦附中任教近30年、任校长近8年的一位名校长——谢应平很有关系。

 

谢应平,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荣誉总校长,原复旦附中校长。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2009年被评为“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兰生复旦中学董事长,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副董事长。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特聘专家。

 

谢应平校长在复旦附中多年,一直秉承“无为而治”。在他的时代,据说复旦附中教工不坐班,即便是图书馆馆长也有自主权。教职员工和学生百花齐放、个性尽显。他不事名利的淡定作派,深受师生爱戴。

 

但是谢应平2010年退休后,基本“淡出江湖”,不再过问复旦附中校务。

 

在位一直很低调、影响力却很大的老校长,出任上海康德实验双语学校的名誉总校长,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谢校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我为什么不留在体制内,来康德双语?

 

我从1982年开始在复旦附中任教,1991年开始做书记,2001年开始任校长。复旦附历任校长书记里面,我算做校长书记时间最长的一个了。退下来以后,复旦附中要开分校,原来的领导也邀请我务必“出山”,但我觉得一个是做了这么多年校长,有一定的疲惫感,身体状况也不是很理想;一个是想留点时间空间给自己和家人,多年来一直在外面奔忙,想抽时间多陪陪妻子和老父亲。

 

实际上外面邀请我去继续发挥余热的学校很多。但我基本都推掉了,推掉的理由就是我连复旦附中的分校都不去,其他学校更不太可能去。

 

直到这次,因为康德是黄浦区第一所国际化的双语学校,区里非常重视,有关领导再次力邀我,所以最后我决定还是过来。明年我70岁,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应该是我发挥余热的最后一站。

 

→选择国际化教育是一种潮流吗?

 

同时我也不得不提到我曾在某个公开场合提出过我的观点:选择国际化教育是一种潮流。

 

我以办复旦附中国际部为例,来回顾一下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七十年代培养外交官,学语言——

 

1970年代的时候,当时所谓的国际教育是纯粹为政治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家培养外交官,这时候的国际教育是很稀缺的。包括各种外国语学校为什么这么红火,像上外附中的口号就是“外交官的摇篮”。当时国际化教育主要是语言学习。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项目交流——

 

那么80年代以后呢,科教兴国了,改革开放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有机会出国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这个时期从个人的交流已经发展到了项目的交流,当时复旦附中就与美国的三所中学有交流,包括奥巴马总统女儿的母校。

 

九十年代多国交流——

 

90年代开始,国门越开越大,势不可挡。我们开始多国的国际交流,不仅仅局限在美国高中了。比如复旦附中也和英国剑桥预科、日本晓星、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等学校建立友好关系。

 

21世纪更多优秀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橄榄型社会中段的人群支付能力也上来了。大家把中西文化一对比,首先发现中国的优质大学还是少,北清复交南大浙大之外好大学还是屈指可数。

 

如果走国内升学路线的,趋势很明显,评选高中好坏的标准就是看每年进北清复交的学生人数,而且如果不是以上的名校或者985和211大学,好像在就业市场就没什么竞争力。

 

这样就迫使了一部分中等偏上的学生走出国门。因为国外的优秀大学选择很多,美国常青藤,英国G5,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等,他们都看好中国优质的基础教育和巨大的留学市场。这个转变的过程当然是国家大环境的转变带来的。

 


→双语教育就是双文化教育,如何先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现在都说双语教育,我认为要先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文化的差异。

 

在这里我先说一个小插曲:这次我到英国Concord去面试老师,有一个英国小伙子叫James Drinkell,他来面试数学老师,他在中国和英国都教过数学,也参加过中英交换寄宿项目,我就有意识地连珠炮一样问了他一串问题:

 

PISA测试上海的学生世界第一,你怎么看?

英国大臣到上海来取经数学教育,你怎么看?

上海派数学老师到英国的学校交流数学教育,你怎么看?

英国的老师到中国来交流,你怎么看?

英国引进上海的数学教辅“每日一练”,你怎么看?

 

其实我一开始是想震住他,让他知道,不要以为你们英国教育有多么了不起,如果要中国的康德来教学也要认同这边才行。

 

没想到,这个叫James的小伙子回答非常简短,却让我非常认可:

 

他回答说,中国的课堂强调题型的数量以及正确率。比如中国老师一堂数学课可以讲7、8道习题,英国老师一堂数学课可能只讲1、2道题型。

 

英国的老师则鼓励学生追问和思考,同样一道题,除了这个解法,还有没有其他解法?而中国的老师则强调正确率,倾向于把唯一的标准答案告诉你。

 

这个老师的回答就给我这个启示:因为我们学校大多还是大班化教学,一个班40人,还是后工业时代的流水线操作,要说成千上万的人考试,我们的水平肯定高,但是个性化教学,水平肯定是英国高。

 

所以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家长看到孩子考97分,只会问那3分丢在哪里?而外国家长看到孩子100分已经拿到70分了,已经拿到了大头了,会觉得很满意。

 

所以我很认可这位英国老师,我觉得他很厉害,他既尊重了中国的事实,也看到了英国的优势。很客观。他也将成为上海康德双语的数学老师。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我们比较一下中美教育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中国是应试教育,以物质为本,重视数学和科学,历史原因是工业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大量的工程师。美国是应用教育,以人为本,独立人格,重视人文科学,历史原因是国家需要创造性的人才。甚至走在更前面的以色列的教育,人家已经在追求“灵商“教育。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40%取决于情商,还有40%取决于灵商。灵商是什么?是洞察力,是一个人内在的驱动力,是直觉,是创造力,是对自己内在价值的追求。 所以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里犹太裔占了23%。

 

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力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比如复旦附中的学生,其实并不是死读书。我们要是也早早把文理班都分好,就出不来“古诗词女孩”武亦姝。古诗词只是她的爱好,她是准备要去考理科的。

 

所以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叫做“留白教育”。现在各种各样的课堂的说法很多,归根结底看你是否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思考。

 

再比如IB课程里的知识论也给我很大启示。

 

“知”和“识”还是有差异的。知只是一种认知,知道是怎么回事;识才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内化的东西。

 

对知识究竟是纯粹记忆,还是从本质去理解,去为我所用,这是中西方教育观的一个本质区别。

 


→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择校越来越焦虑?

 

我在做督导(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特聘专家),看得很清楚。现在的大多数学校,嘴上讲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还是“育分为首”,这个是令人无奈的现状。

 

首先中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跟不上需求。

 

其次,虽然初中、高中数量目前充足,可以满足老百姓“有书读”的愿望,却离“读好书”差距很远。而且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师资水平(经书易得、经师难求),而不是校舍和设施。

 

最后,政府义务教育阶段热点在“教育均衡、公平”,而中产阶层的关注点在于“教育个性化、多样”。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孩子是学神学霸,那么你就去读四大名校、八大金刚这样的传统公办名校,以后直接去北清复交,如果要出国去常青藤也有很大机会;

 

如果你是普通的老百姓,想通过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就去读衡水、毛坦厂中学,也有机会;

 

反而是中产阶层,比较不上不下,传统公办满足不了他们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如果是纯国际学校学费和国籍对他们来说又都是很高的门槛。

 

比如我有个学生,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孩子中学考进一个区重点,打电话给我说,三年读完等于白学了,将来考大学如果考不进211、985可怎么办?所以他宁可放弃区重点,去了复旦的国际高中课程班WLSA,现在如鱼得水,孩子也开心。

 

另外,比如我们康德双语的家长还有一类,是对中西方文化理解都比较深的海归或白领家长,他们希望保护孩子的天性,自己的孩子也有绘画、音乐等特长,他们也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康德来。因为这些特长在公办学校里会被抹杀,把他们送到康德来也是比较适合的。

 


→结论与思考: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结合之路何在?

 

从国内教育现状来看,中国的高考,讲起来是立交桥,你好像有很多选择,但落实到每一个人,不可能有这么多机会,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过程确实有很残酷的一面。

 

从留学的需求上来看,我们从最早的顶尖人才出国,到改革开放有大规模的留学潮和归国潮,到现在的更大规模的留学热,橄榄形社会的中间段都有出国留学的需求。

 

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改革,要学习发达国家“以人为本”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理念和做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

 

我也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集中资源办重点学校的时代已经过去,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外语学校、民办学校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双语学校并存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康德的首任荣誉总校长,我经常思索康德将以什么作为特色,在上海中心城区办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国际化学校?答案是: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结合之路。

 

首先我们有几样东西必须坚守:

 

一是坚守中国文化,要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西方的全人教育,就是我们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

 

二是坚持数理化的优势。这个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必须保持与发扬。

 

三是坚定地走“育人为本”的道路。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学生。这是办学方向和学校目标的核心。

 

四是兼顾中国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和西方的“张扬个性图创新”。在知识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的平台和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让他们能通过在校的学习,受益终生。

 

五是坚持课堂要“变大变活变新”。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网络化和数字化,学习场所开放化,教与学互动化,教学评价个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康德双语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已经创下了好几个“第一”,黄浦区第一所提供国际化课程的民办双语学校,第一所位于钻石地段的双语学校等,我们最近又有一个“第一”,就是第一所设立了“教育与学术委员会”的民办学校。

 

我们邀请到了在教育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共同对学校教育及学术的长期、稳定、优质发展进行指导。2017年4月29日已经召开了第一次学校教育与学术委员会会议。委员会会长章新胜、委员朱晓明、杨国顺、谢应平、Neil Hawkins、Gail C. Denham及理事长平凡共同参加了会议。目前,我们初中的招生工作按照市教委所规定的时间节点已圆满结束。对于申请高中的学生,在7月3日还有最后一场考试。

 

最后,作为一所非营利性民办双语实验学校,我们将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高中阶段会适度引进西方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项目。

 

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