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蜂毒里提取抗癌良药,证明中医“以毒攻毒”理论
分享至:
 (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 2017-06-25 18:04
摘要:展望未来,凌昌全团队充满信心:蜂毒素新剂型若能进入临床研究并获得成功,将在癌症治疗领域再次彰显中医药的神奇。

上世纪90年代,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上海长海中医医院院长的凌昌全教授看到几篇新闻报道,称柏林癌症研究所调查发现:19026名养蜂人的肿瘤发病率仅为万分之3.6,远低于普通人群。这是什么原因?莫非中医使用已逾千年的蜂毒,具有抗肿瘤奇效?

 

此后20多年的研究,证明了他的猜想。如今,上海长海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团队合作研制的“静脉用蜂毒素脂质体”已问世,在动物体内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效果。今年,“蜂毒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久的将来,这种注射剂将进入临床试验,有望成为一种抗癌良药。

 

“天价”蜂毒素降至“平民价”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随着癌毒内结,非攻难克。因此,用性峻力猛之药“以毒攻毒”,是中医药抗癌的一项重要法则。这种理论靠谱吗?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成功用于治疗白血病,证明了“以毒攻毒”理论的科学性。

 

凌昌全介绍,12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开始使用蜂蛰疗法。《本草纲目》将蜜蜂收录于《虫部第三十九卷》,主治麻风、疮疡、瘰疬。近一个多世纪,中外科研人员对蜂蛰疗法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蜂毒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其在抗炎、抗菌方面确有疗效,但关于其抗癌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

我国医生用“蜂蛰疗法”为患者治病。来源:新华社

 

柏林癌症研究所的调查提示,蜂毒可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作为“有心人”,凌昌全立即带领团队开始了研究。蜂毒的主要成分是蜂毒素,高纯度的蜂毒素1毫克售价约为15000元,这么贵的实验材料,是科研团队难以承受的。为此,他们做的第一项工作,是自主研发从粗蜂毒里提取纯化蜂毒素的新工艺。

 

蜂毒素是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强碱性多肽,组分复杂,分离纯化非常困难。“幸运的是,我们的研究得到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1998年就获得上海市科委立项,此后又得到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的连续资助。”凌昌全说。在财政经费的资助下,他们开创性地利用“蜂毒素在不同条件下从单体向四聚体转换所产生的分子量差异”,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法,从粗蜂毒里分离纯化蜂毒素。新工艺获取的蜂毒素的纯度达到95%—98%,符合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对中药单体的纯度要求,而且这种工艺的成本很低,极大降低了蜂毒素的价格。

 

弄清“以毒攻毒”效果和机制

获取高纯度的蜂毒素后,凌昌全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体外实验显示,蜂毒素对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抑制胃癌、肝癌的效果最好。小鼠实验则表明,注射蜂毒素后的抑瘤率达到58%,生命延长率达到67%。

 

蜂毒素抗肿瘤效果被证实后,凌昌全又带领团队研究它的作用机制。结果,他们取得了两个新发现。一个发现是,蜂毒素能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TRAIL产生协同作用,使人肝癌细胞株对TRAIL诱导的凋亡更为敏感。另一个发现是,蜂毒素可通过抑制Rac1通路的活化抗肝癌转移。Rac1是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它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转移、运动能力呈正相关,所以让Rac1沉默后,肝癌细胞的转移就会变弱。

凌昌全教授(右二)带领团队在实验室工作。

 

要让蜂毒素变成抗癌良药,还有一个难点——它有溶血副作用。为此,凌昌全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了蜂毒素“减毒增效”剂型的一系列探索。他们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开发的静脉用“蜂毒素脂质体”,能消除蜂毒素的溶血作用,还能延缓药物释放、延长循环时间,在动物体内显示出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作用,而且对肿瘤免疫有极好的调节作用。目前,科研人员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正在申请临床试验批文。

 

与青蒿素、三氧化二砷一样,蜂毒素也源自中药宝库。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指出,蜂毒素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实践,为毒蛋白类中药的现代开发与应用开创了新的途径。展望未来,凌昌全和他的队友们充满信心:蜂毒素新剂型若能进入临床研究并获得成功,将在癌症治疗领域再次彰显中医药的神奇。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