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预付卡发卡企业纳入管理仅占25%,沪人大代表认为,不能只管“君子”不管“小人”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7-05-20 09:58
摘要:“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已作为上海市人大2017年立法预备项目。

一张卡里冲值十几万,却发现店面关门了;商家频繁易主,消费者卡里的钱充了再充;办了卡才发现不是想要的服务,却又不好退卡……近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一行开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专就“预付卡消费维权”专题进行实地检查。

 

执法检查获得的数据并不容乐观。上海市发放单用途预付卡的发卡主体近10万家,然而,实际备案发卡企业比例不足1%。根据12315平台的统计,2015年以来本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预付卡消费投诉14632件,其中2015年3996件,2016年7635件,2017年以来300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1674万元。

 

目前,“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已作为上海市人大2017年立法预备项目,相关部门表示要为规范预付卡消费提供法治保障,改变消费者手握“糟心预付卡”的现状。

 

消费者:店面更换频繁,卡不断充值

 

刘女士前年在长宁路上的“肖邦”美发店办了一张卡,这几年来,这家店频繁更换店招,先后用过米洛、肖邦、匠星坊等名字。而每改换门面一次,她的卡就被要求再次充值,否则就取消原来的优惠折扣。几年来,刘女士累计充值已过万。今年2月,这家店再次关门整修。4月,刘女士来到更换店招的这家店面。“之前说动我参加优惠活动充值的那位美发师早已不见踪影。”刘女士被告知,若想继续享受原来卡上的3折优惠,还需充值数千元,否则就只有5折优惠。

 

刘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在预付卡超额超发的状态下,很多商家直接关门,消费者看着卡里的钱求助无门。来自12345市民热线的数据显示,本市2016年该平台涉及的单用途预付卡投诉共9619件。而“关门”、“门店调整”不能正常兑付两大类内容的投诉件数占所有单卡投诉件数的70.24%。

 

据消保委透露,2016年3月,“年代秀”餐厅6家门店突然全部关门,老板跑路,几千名的消费者预付资金都打了水漂;2016年8月,“黑骏马”健身违背服务承诺且拒不退卡,引发消费者群体投诉。

 

5月10日,市人大财经委与黄浦区人大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会上,黄浦区商务委主任陈湧介绍,去年一年,黄浦区商务委共收到预付卡相关投诉402件,涉及企业107家,协助解决156起,因企业关门倒闭、经营主体变更而无法解决的20起,今年相关数据还呈现上升趋势。“预付卡发售的管理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

 

从目前情况看,单用途预付卡的发售已远远超出2012年商务部9号令所规定的美容美发、餐饮、养生三大领域,突出表现为:涉及领域多,涉及金额大,出事后跨区域追责,倒闭发生突然。多数企业发卡前不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仅通过店堂告示或工作人员的口头说明来确定双方约定内容。由于缺乏信用约束,一些商家发卡后任意降低商品和服务品质,随意违约、更换店招、关门歇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陈湧指出,发售预付卡企业卷款跑路而引发的纠纷往往难以解决,现已逐渐演变为一类社会矛盾,也成为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

 

监管者:纳入管理范畴的发卡企业仅25%

 

“面对预付卡发行乱、发行烂,我们也有很多困惑”,陈湧坦言,“一是缺乏监管手段,我们没有这么多人力,发售预付卡的企业这么多,不可能一家家去跑。二是我们没有‘大盖帽’,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执法力量,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劝说,在此过程中,很多企业表现出不愿配合。”

 

目前,除多用途预付卡设置了发卡门槛并由人民银行监管外,大量的单用途预付卡处于“无备案、无存管、无监管”的“三无状态”。据行业协会统计,纳入商务部管理范畴的本市发卡企业比例仅25%左右,绝大部分发卡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游离于监管体系外,从而导致无证发卡、无照发卡、随意发卡的情况比比皆是,发生纠纷时甚至连发卡主体都难以查实,令维权陷入窘境。

 

“现有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是工作难点之一。”陈湧提到,一方面,大量发卡企业不备案,游离于监管之外,就黄浦区而言,区内发卡企业一千多家,纳入备案管理的仅40家,对此,商务部门等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手段。另一方面,即使企业备案了,发生倒闭卷款情况时,企业当初所缴存的保证金也远远不能填补赔付款额。据了解,由于商家备案时所缴存的保证金是按照当时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计算,随着商家经营规模的扩大,此前的保证金就显得杯水车薪。“也就是说,备案和不备案的赔付情况差不多。”

 

“要对发卡企业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发卡额度和总量。”陈湧希望尽快出台上海的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什么样规模的企业只能发行多少数量的预付卡,单张卡的金额是多少,这些都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避免出了事情再协调,工作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陈湧认为,预付卡本质上是市场行为,应该运用市场方式解决,而不应该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他建议引入保险制度,针对各个企业不同的经营信用能级,设定不同等级的保费,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问题,政府也能更好履行好监管职责。

 

人大代表:不能只管“君子”,不管“小人”

 

执法检查中,不少代表指出,少数不法商家将发行预付卡作为无息融资手段,利用满额返利、超低折扣等营销方式,在短期内大量发卡,获得巨额资金后,用于开设分店或其他风险投资,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关店大吉甚至卷款逃跑,类似行为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触及变相融资、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消费者的预付资金也将打水漂。

 

据了解,浙江、江苏等地已出台地方性法规,为预付卡消费设置发卡门槛,建立“冷静期”、“反悔权”制度等,不少代表表示,这些做法值得上海借鉴,要加快制定预付卡发行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据悉,《上海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条例》(暂定)已被列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预备项目。

 

“有关预付卡的立法迫在眉睫。”市人大代表钱翊樑认为,目前的法管得了“君子”,管不了“小人”。立法要考虑整个社会层面,加大违规违法惩戒力度。他建议设定门槛高的发卡制度和自由的退卡制度;使用经济杠杆,让发卡企业交付保证金,且保证金随着发卡额度递增。同时,建议加强对预付卡的监管和备案,邀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企业经营状况审计,并将审计结果网上公示,给消费者更多判断的空间。

 

“对预付卡的维权一定要设‘守门’环节,否则消费者会感到无助、茫然。”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大家知道预付卡问题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多年来还没有一件因单用途预付卡违规而实施行政处罚。企业违规好处多,又没有处罚压力和成本,当然大家效仿,形成完全依靠预付卡圈钱的商业模式,造成行业性的劣币驱逐良币。“所以,一定要加强执法威慑力度 。”

 

市人大代表尹邦奇认为,在“互联网+”的商业背景下,政府的监管模式也要有互联网思维。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手段,建立预付卡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监管商业预付卡,以便随时监控和管理。

 

还有代表建议加强行刑衔接,加大对严重失信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对关门跑路、无法联系的经营者,工商部门限于职责一般只能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还不够,本市已发生多起经营者在门店还没有营业甚至没有装修时,就以超低折扣发卡,聚拢大量资金后卷款而逃,或者短暂营业后即关门停业的事件。“实际上,相关行为已涉嫌诈骗,应进一步加强行刑衔接,形成部门合力,查处、曝光一批追究刑事案例,以震慑不法经营者。”

 

据悉, 目前,市人大已批准“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作为2017年立法预备项目。根据“预转正”总体要求,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积极推进单用途预付卡地方立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发卡行为,推动单用途预付卡成为市场主体提前锁定客户、方便消费者支付的营销工具,回归商业本源。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