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范雨素的价值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7-04-27 19:46
摘要:范雨素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承受着艰难困厄,但这不能阻挡她在精神世界里开拓挖掘,编织属于她的“意义之网”。阅读,思考,观察,创作,这一切是为自己的精神成长、心灵丰富而作。这是灵魂勇敢的跋涉,努力拓展它的疆域和边界,挖掘意义世界的深度。这是范雨素进行文学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深具价值的人文精神。

一篇《我是范雨素》,引发了网络时代的“洛阳纸贵”。范雨素的作品以及她的文学创作,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

 

文学创作是范雨素寻找并确认人生尊严、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方式。在吃饭之外,她在文学里找到了灵魂的栖息之地。西方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指出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那就是在基本的生存之外,人类,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个精神和意义的世界。寻找、编织这个意义世界,使人生确立尊严、获得价值,成为人们的一种本质性的追求。

 

用范雨素自己的话说,“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在以“成功”为标尺的价值衡量体系里,她应该深感无力、沮丧、挫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被冲淡得相当稀薄。至于尊严,当跟随雇主去别人家里做客,主人家递给她一双一次性筷子的时候,她的尊严又如何能够确立?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他如此说,也如此做,用一系列作品构筑他的诗意世界。同样,曹雪芹在遭遇人生的一败涂地之后,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厄里,营造他万千繁华、诸景齐备的红楼世界。他们都在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从中确立人生的价值和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雨素的文学创作异曲同工。虽然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承受着艰难困厄,但这不能阻挡她在精神世界里开拓挖掘,编织属于她的“意义之网”。阅读,思考,观察,创作,这一切非为名利而作,也非为他人而作,而是为自己的精神成长、心灵丰富而作。这是灵魂勇敢的跋涉,努力拓展它的疆域和边界,挖掘意义世界的深度。这是范雨素进行文学创作所体现出来的、深具价值的人文精神。

 

《我是范雨素》也提供了一种文学的可能性。基于个体真实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将一种个体化、个性化的心灵世界和生命图景外化为文字,即一种个人化的非虚构写作。文学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个问题被人们争论不休,至今莫衷一是。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文学的边界被人们不断地拓展。普通人现实生活的文学化,与艺术家文学化的生活同样成为可能。琐碎、散漫、平淡无奇的凡人生活,完全有可能变成文学化的呈现,成为出色的文学作品。这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可谓莫大的鼓舞。

 

范雨素的文学创作,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未知的,或者说常被忽略的世界。在媒体、书籍、影像、网络等构成的知识和传播体系里,普通人常常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但是面目模糊、声音沉没。他们经历怎样的人生,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既不被人们所熟知,也提不起人们的兴趣。范雨素以普通人的身份,采用平视的视角,书写自己和身边人。当我们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这些人物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立体起来、饱满起来,他们不再是单薄的符号,不仅仅是一个白发的乡村农妇、傻里傻气的书呆子、被忽略名字的育儿嫂、失学的农民工子弟,他们有着波澜壮阔的人生图景,有着动人心弦的精神力量、沉甸甸的生命重量。

 

生活犹如深井,每个人都是一本涵义丰富的大书。如果知识和传播体系只展示知名人士、成功人士、精英人士,我们通过这个体系去认知的世界就是有缺陷的。因为一个巨大而重要的部分被屏蔽,从人们的视野之中缺失了。范雨素的创作,打开了那个“沉默的世界”,从中发出声音、光亮和热度,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补上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拼图中缺失的一块。

 

范雨素的作品还提供了一扇观察人生与社会的窗口。她的人生际遇映射出各种社会问题。对社会公众来说,这些社会问题并不陌生,而是被反复提及、反复讨论。范雨素的作品,则让这些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在生动鲜活的主人公身上渐次展开、逐一累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变得复杂丰富,提供了多元视角、多维度解读社会问题的机会。

 

信奉成功学的人可能要说,范雨素不够成功,那是因为她不够努力。另一些人则会站在相反的立场,认为范雨素遭遇的不幸都是社会造成的。这两种观点恐怕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涉及现实人生、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远比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要复杂、深刻、杂糅。

 

一方面,我们看到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密集高发。在教育、婚姻家庭、性别平等各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另一方面,个体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也并非只有被动接受一途。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有很多不同的应对之道。范雨素的母亲经历数不清的人生难题,但她自始至终都成为生活的强者。在面临婚姻选择的时候,范雨素和她的小姐姐都作出了草率的决定。范雨素是“便和一个东北人结婚,草草地把自己嫁了”;小姐姐则是“找了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男文盲,草草地打发了自己”。顺风顺水的小哥哥,“迷上了赌博”,结果“每天都在腾、挪、躲、闪着追债人。官也被撤了”。为此他一度要自寻短见,最终还是因为“有母亲的爱,小哥哥坚强地活着”。

 

范雨素以真实生活、真实人生提供的范本,为人们理解人生和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一个更加平等公正、文明友爱的社会,值得人们付出不懈努力去追求和建设,而另一方面,个人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如何认知、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如何应对,个人也应当意识到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范雨素有她勇敢精进的一面,她在精神生活上所达到的高度,让许多人难望其项背。但她也有软弱(或者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懒散”)的一面,在关键性的人生问题上作出了草率的选择。她其实谈不上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装订”她的,也绝不仅仅是“命运”。

 

《我是范雨素》所引发的热烈讨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如果这些讨论能够走向深入、有效,让人们更深刻、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人生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那将是范雨素的作品在人文价值和文学价值之外,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