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我是范雨素》一夜成网红,讨论“范雨素们”的理想方式是什么?
分享至:
 (7)
 (1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04-27 06:30
摘要: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

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经公众号“正午故事”推送,成为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网红”。“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多人在看过文章第一句话后,就认定,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记述。文章的作者及主人公范雨素,湖北襄阳人,44岁,现在北京做育儿嫂。《我是范雨素》是“正午故事”推送的第二篇范雨素的作品,和她去年发表的处女作《农民大哥》一样,范雨素写的都是她的亲人、身边的人,从哥哥、母亲到她自己。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什么自己的作品能受到这么人喜爱,范雨素回答,“我觉得我写的东西真实。我忧虑的都是大家所忧虑的,可能这样让大家产生了一种共鸣。”

 

“范大姐告诉我,她想写一部长篇小说,这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大多数工友更喜欢写写诗歌、散文,小说这种文本和耗时的写作方式,在工人文学中也不常见。听完范大姐的具体想法之后,更是觉得惊奇,她想写几个人物,是她的家里人,写他们前世是某个古代人,今生变成了生活80年代的另一种‘人生’,他们的灵魂又是彼此关联的”,《我是范雨素》走红后,范雨素参加的皮村文学小组志愿者、文学辅导老师张慧瑜这样回忆,“范大姐的这种‘大胆’想法超出了我的文学想象,以至于一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这究竟该叫什么类型的小说,只能鼓励她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写出来。”《农民大哥》就是范雨素设想中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一部分,在打工间隙时间,她用笔写作,从未想过发表;写《我是范雨素》的出发点是想写母亲,后来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我是范雨素》可以击中那么多人的心?从最基本的文学性上考量,有质感的文学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可能是两个关键因素。“我喜欢范雨素的文章,因为她个性化的语言和观察,因为她性别的视角,因为她‘阅读者-作家’的语言和思考风格。”《我是范雨素》的编辑淡豹将范雨素出色的文学性语言能力归功于她的大量阅读功底。正如《我是范雨素》中,她自己写道,“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文章中记述了范雨素从少年时就开始的大量阅读,也记述了她为女儿以论斤的方式买回了很多书。“这是一种习惯性地借助文学理解生活、早早就在日常生活上叠加了一层文学世界、并让灵魂栖居其中的生活方式。她从幼年开始,长年作高剂量的阅读和思考,非常人能匹及,她的语言也是种由她本人雕琢出的文学语言。”淡豹评价。

 

”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在简单的叙述背后,可谓句句扎心。”张慧瑜指出,在范雨素的作品中,母亲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不仅因为她自己是一位坚强的单亲母亲,而且她也有一位庇护、包容她的母亲。“母亲”的故事也是这篇刷屏文章《我是范雨素》的基本主题,大风大浪都隐藏在平实的叙述背后,不露声色地表现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当下三代女性的命运。“母亲这个形象,是个火辣辣活生生热腾腾的人物。这个人物让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可能这些事都没经历过,但总感觉自己的妈妈跟她很像。”有网友这样点评。

 

除却文章本身的文学性因素,刷屏背后,不可忽视的可能还有范雨素身上低学历打工者、育儿嫂的身份标签。人们将范雨素与同样出自湖北农村的草根诗人余秀华相提并论,在“惊诧”于她们“竟然”可以写出如此动人诗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某种有色眼镜。范雨素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点,她说,“我的小姐姐腿有残疾,十六七岁的时候写诗写得很好,一个班上的人都在偷偷传抄她的诗,她的高中语文老师送了她一沓很厚很厚的稿纸,让她把诗寄到《诗刊》这种全国性的刊物去发表。我小姐姐坚决不发表,我当时无法理解,自从余秀华红了之后我就理解了我的小姐姐。对于余秀华那首成名作,众人关注的点是残疾、情色,然后才是她的才华。”那么,对于范雨素呢?

 

“读者是感性的,永远对写了什么和谁写的充满好奇。如果说范雨素是来自民间的一种文学,那么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则让民间文学的匿名性得以消除,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她的身份和经历。但在范雨素的访谈中,不但能感觉得出她的从容和冷静,还可以看到她的阅读经验、语言方式,她自己更关注的是写作本身,一种作为精神出口与需求的方式。”青年评论家李伟长说,“对范雨素身份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读者对当前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但正如范雨素所说,写小说是出于一种精神欲望,是一种希望,对范雨素们最大的尊敬,是把她当一个作家来看待和讨论,而不是民工作家,或者女农民作家。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她作品的得与失,才是理想的声音。”

 

《我是范雨素》的自传性与这些年越来越受关注的非虚构写作一脉相承,也与乡土文学及城乡对照引发的关注一脉相承,范雨素自认,比起也曾引起转发热潮的“博士生返乡笔记”等内容,她的视角更为“平视”,“他们站在高处俯视,而我就是底层的一份子,我在用我的视角观察他们”。

 

对于这种“平视”和“自我观察”的打工者文学,张慧瑜认为,价值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为工友自己,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为普通劳动者,在主流文化中很少看到打工者的身影,很多是刻板的印象,而工友们的创作更加生动,更有生活气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无须代言;三是为了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几亿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写在纸上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很轻,却是对劳动者创造世界最丰富的见证;四是为了未来,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文字中,充满了人性的力量和坚韧的野草精神,他们不放弃对尊严、公平的向往,这涉及每个人的未来,也或许是很多人被打动的根本。”

 

《我是范雨素》走红后,据说已有两三家出版社想为她出版作品,无数媒体蜂拥前往,各种采访让范雨素应接不暇。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和一篇“10万+”留下的痕迹或许是瞬时爆炸,又雁过无痕的。范雨素的文字中,有难能可贵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文学经验的交融,有人赞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清流表达”。怎样让这股清流“流”得更加长久,而不受短暂的消费主义的侵袭和污染?这或许是喜爱范雨素文字的人们应该考虑得更多的问题。

 

(题图为范雨素的书稿。题图来源:人民网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cljf@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