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提升获得感入手,“补短板”点中城市发展要穴
分享至:
 (1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贾彦 2017-04-24 06:40
摘要:短板制约不光是影响协调发展的难点,也是引发重大风险隐患的薄弱环节,更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

【编者按】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于5月召开。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要求,是贯穿上海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上海做好各项工作根本的站位。5年来,上海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体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又体现了怎样的城市精神?为此,“思想汇”栏目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系列专稿,本文为第三篇。之前两篇请详见文末链接。


第十次党代会的五年来,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社会反映最集中、基层工作最棘手地方入手,破解难题,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切实让更多人民群众获得实惠,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补短板,检验担当精神与宗旨意识

 

“补短板”源于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意指短板是影响木桶容量的决定因素。2015年,“补短板”成为上海开展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短板制约不光是影响协调发展的难点,也是引发重大风险隐患的薄弱环节,更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能否补好短板,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重要检验,也是对领导干部是否坚持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检验

 

城市短板问题存在于不同领域。经过一段时期调查研究,上海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和交通问题,形成全市合力,打响“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攻坚战。

 

位于西郊的许浦村曾是上海最大的城中村,市委书记韩正8个月里去了3次,两次不打招呼调研,一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之所以不打招呼,就是为了了解原生态情况,倾听群众真实的呼声。一些老工业区的违建在拆除过程中困难重重,有的企业死活不肯搬迁,有的居民百般劝说无果,工作组深入调研,因户施策,逐一突破。

 

很多短板问题由来已久,积少成多,往往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或是形成陋习难以纠正。要彻底加以整治,必须拿出足够的担当和智慧。此次交通大整治,从一开始就明确剑指史上“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即使是机动车乱鸣号这样很多人认为无关痛痒的“小事”,也得到严厉查处。正是因为对各种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才立了规矩,正了风气,形成尊法、守法的良性氛围。

 

无论是依法严管还是精准施策,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因此让群众参与其中,共治共享,更能提高政府工作的成效,赢得群众的支持。比如,违建拆除后,环境变好了,群众对违建的容忍度低了,发现问题就会主动举报;对拆违后腾出的空地怎么用,有的地区在整治方案中充分考虑居民意见,力求获得意见的“最大公约数”,于是居民们的各种“金点子”在小区里变成现实,使小区环境更加宜居。

 

精细化,全面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和交通大整治体现了上海破解难题的决心和信心,体现了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长远来看,城市管理的短板问题则考验了现代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必须着眼于长期坚持,不断提升,久久为功。这五年来,上海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管理引领建设”的新理念,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努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在于统筹考虑目标、程序、权限等系统问题,需要加强立法顶层设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上海根据发展需求,确保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约束,坚持立法从严从紧导向,加强“控烟”、“禁放”、“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和法律保障。最新出台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落实中央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在上海地方立法中突出创制性特点,从责任落实、准入标准到监管体制逐一细化,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积极维护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精细化管理在于回应老百姓最细微的诉求,基层起到核心作用,需要充分激发基层的活力。2014年上海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课题,历时一年调研形成“1+6”文件,主要解决街镇体制机制,基层队伍力量建设,管理、执法等治理资源配置,基层组织基本经费托底保障等四大突出问题。重点在街道和镇以及居和村两个层面,把管理、执法资源下沉,让基层更加有职有权有物有人。自2015年起,市委连续三年重点推进和督查这项工作。为切实把街镇职能转变到管理和服务上来,全市统一停止街道招商引资,街镇一级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应运而生,成为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基层建设的成效在全市“补短板”重点工作中得到充分检验。

 

精细化管理在于科学预判,精准定位,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海通过近几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一批比肩国际水平的智能化应用平台,市民可以轻松共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便利。公交车到站信息在站点随时更新,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微信提前了解公交进站情况。上海医联预约平台实现38家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的问题得到缓解。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提高了城市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把城市精细化管理比作“绣花”。像“绣花”一样精细化,既是态度也是方法,既要宏观运筹帷幄,也要微观注重细节。只有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始终坚持维护好最广大群众合法利益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才能大处从“精细”着眼,小处从“精细”着手,达到城市治理的善治和良治

 

可持续,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几年来,随着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民群众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体验与享受作为获得感的重要方面,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上海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坚持补好短板和引领率先并重,着力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雾霾频发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2014年市政府确定的实事项目中,环保减排首次位列第一。环保部门把清洁空气行动作为首要任务,从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生活等六大领域,拿出全方位措施应对大气污染防治。经过三年奋战,2016年底,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5.4%,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7.4%,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考核目标。

 

如果说“重回蓝天”实现了市民对生态最基本的需求,那么城市“绿道”则重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与单纯的“建绿”不同,上海近几年大力推进以绿道为纽带的城市慢行系统,将主要的公园、大型公共绿地、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等相连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健身、游憩和休闲空间。2016年底徐家汇公园绿道建成开放,原来的“弹格路”被平整的透水沥青路面取代,走上去适宜不少且略感弹性,细节之处凸显人性化,市民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在世界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流下,以建设卓越全球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高的占位,更宽的视野,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便是战略举措。崇明生态岛建设曾作为成功范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入绿色经济教材,向全球42个岛国推荐。然而,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和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崇明的生态优势,在更高能级和水平上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支撑体系,进一步创新生态思维探索路径。当前,上海提出举全市之力,就是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使崇明生态岛具有国内外的示范引领效应,让“绿水青山”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获得感。

 

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曾经勉励即将进上海的干部。彼时新生政权刚刚建立,沉疴犹在,百废待兴,上海迅速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经历多轮“三年大变样”的上海,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上海勇挑历史重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没有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