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雄安新区建设到国务院文件,为什么都提到了这个内容?
分享至:
 (11)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17-04-21 06:39
摘要:近年来,政府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推出了不少举措,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如何呢?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而在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环京津冀周边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短板,也被列入新区功能定位的考虑之中。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政府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推出了不少举措,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如何呢?

 

4月15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春奎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研究》开题咨询与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高小平、东北大学教授娄成武、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上海市科委原秘书长徐美华、清华大学教授彭宗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志华、复旦大学教授黄丽华、郑州大学教授郑志龙等专家以及项目组核心成员出席了本次开题咨询会。

 

朱春奎教授在介绍中指出,研究团队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获得感的机理与模式、“放管服”改革提升获得感现状调研与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获得感现状调研与制度创新、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升获得感现状调研与制度创新、持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获得感现状调研与制度创新等五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对“获得感”的机理研究拓展为“六个度”,即在传统的满意度、幸福度的基础上,加入知晓度、使用度、参与度、信任度,从而使“获得感”能够更为准确反映和评估改革成效

 

与会专家在讨论中认为,从“获得感”这个需求侧入手来研究公共服务供给侧问题,这样一个理论倒推的研究路径颇具新意。“获得感”这一概念表明,任何公共政策或改革措施既要客观上增进群众的利益,也要主观上获得群众认同。事实上,“获得感”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通过包容性增长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即更加重视社会认同的功能。

 

与会者指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该课题项目以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公共服务模式为主题,借鉴国际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的目标追求,吸收世界各国政府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经验,为中国政府系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进行专业设计,将为社会转型期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智力支撑。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竺乾威担任首席专家并领衔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结项成果新书发布会,共包括《综合配套改革中的公共服务创新》、《电子化公共服务需求偏好、服务质量与民众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和《社会组织视角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三本书。

 


(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