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如果横店只剩最后一名群演,他是谁?
分享至:
 (15)
 (1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凯姿 2017-04-20 05:37
摘要:这里的街巷,每天都在接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他们梦想从演艺圈最底层登上圣殿。然而,相比以往得到的包容和鼓励,年轻人说“现在听到更多的是怀疑”。

如果横店只剩最后一名群演,很可能就是那位叫“格子”的人。

 

结论来自横店演员公会,这个龙套演员等戏的临时场所。

 

今年3月末,当“格子”穿戴着印满黑白格子图案的围巾、T恤、短裤、袜子和板鞋,并将同样风格的床单披在身上,拖一部小型音响,手握话筒,哼唱粤语歌曲闯进横店影视城的时候,他就在这个“中国好莱坞”出名了。

 

有人说,在年轻群众演员竞争愈发激烈的横店,“一个已经27岁,长相磕碜、演技拙劣”的人,永远也别想成为明星,除非所有的群演都当了明星。也有人说,哪怕所有的群演都放弃了,这个“已经27岁,长相磕碜、演技拙劣”的人还是会坚持。

 

有围观者笑他。“格子”佯装听不见,他把滑落的墨镜往上推推,继续唱。在他记忆中,这样面对面的奚落多到数不清。

 

但也有支持者。抨击“天价片酬小鲜肉”的余音,最近绕到了这座影城的群演当中。舆论漩涡里,横店的低片酬青年群演,“还没红就要和老戏骨拼演技”,尽是无奈。因此,看到“格子”在步行街被城管和保安驱离时,几百名年轻群演,居然手拉手,护送他往外走。

 

一夜轰动横店的“格子”,刺激着整个影视城的神经。这里的街巷,每天都在接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他们梦想从演艺圈最底层登上圣殿。然而,相比以往得到的包容和鼓励,年轻人说“现在听到更多的是怀疑”。

 

有人仍在坚守,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放弃淡出。每位群演,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横店。

 

 

 


我是演员

 

最初,横店人把“格子”看成最普通的年轻“横漂”。这样的“追梦人”,在横店常年保持在3500人以上。但自从3月28日横店清晨的宁静被他打破后,人们开始觉得“格子”有点不简单。

 

27岁的“格子”说自己是“流动”的演员。从成都出发,在拥挤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披着黑白格子床单一路奔走高歌,再转大巴,拎着只装了两套衣服的行李,历经近20个小时的跋涉,来到完全陌生的横店。他唯一值钱的随身物品,是一台黑色的小型拉杆式音箱,重量不到10公斤,装着两个轮子,上面用透明胶带贴着一张白色长纸条,印着“中国格子”。

 

“神经病。”这是“格子”开嗓时收到的第一条评论。在横店住了10年的吴颖春,见过许多着装怪异的演员,但从未看到过这样“五毛钱特效”的装扮。

 

横店是年轻人的天堂。住在大小街道边的年轻人迅速围拢,拿出手机追着他拍。而每当人一多,“格子”便大步离开。当晚,不速之客“格子”的歌舞视频传遍横店,引发热议。

 

“疯子”“炒作”等评价不绝于耳,但这些猜测都不够准确。39岁的奶茶店老板陈佳骏是“格子”最熟悉的横店人。他知道,“格子”来自四川,走过北京、上海、新疆阿克苏、重庆等十几个城市,做过无数工作,还有一段未完成的婚姻——因为不支持他当演员,未婚妻在婚礼的前一天坚决分手。

 

“我能扮演各种角色。”“格子”说。在四川老家的小山村,一处四面漏风漏雨的土块房子,20年前就成了他的“影棚”,现在房子的墙壁上,依旧留着他模仿功夫明星比划动作的手掌印。

 

“格子”最终选择离家出走,到外面去证明自己是“影帝”。没想到,到了横店才发现,“这里有无数像自己一样被埋没的人才”。

 

这些“格子”口中的“人才”,就是横店群演,俗称“跑龙套的”。更没想到的是,占大多数的年轻龙套演员,近期成了被讽刺的对象。在横店群演聚集的贴吧、直播平台上,他们被网友指责“瞎演演混饭吃”“没有演技的木头人”“永远也翻不了身”,长相俊美者,更易招惹口诛笔伐。

 

“格子”有些目瞪口呆。几年前,讲述群演故事的尔冬升导演电影《我是路人甲》大热的时候,追寻梦想的年轻群演们,还一度成为励志人物。

 

他决定呼吁。他唱得最多的是《友情岁月》,鼓励大家“每日拼命进取”;唱歌间隙,他还一句句为群演们加油,让他们不要放弃。

 

就在“格子”拉着音响走街串巷的第3天,影视剧组的导演、经纪公司的经理主动递名片,找上门来。某剧组一位摄影师还通过电话和微信多次联系,但都被拒绝了。

 

“我的目的并不是想吸引注意,一举成名。这对其他怀有梦想的年轻人不公平。”他只想告诉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要挨得住诋毁,不管别人看得起或看不起,自己始终是演员。

 

就像正在横店拍摄的一位副导演解释的,这种“行为艺术”是“以演员的名义,为群演的尊严呐喊”。

每天的下午是横店群演最焦虑的时候,剧组早早挑走了合适的人,剩下的机会渺茫。


市场选择

 

“呼吁事件”过后,“格子”仿佛成了横店龙套的“代言人”。

 

“他是条鲶鱼。”特约演员张莫说。比起一般的“充数型”群演,特约演员是剧里的配角,算龙套中的明星。他说,“格子”的到来,忽然把横店群演中压抑的气氛震动了一下。

 

和“格子”一样,张莫也从小就有明星梦,18岁来到横店,至今整整12年。“跟我一同过来,坚持到现在的,百分之一不到。”在剧组里,张莫闲时会偷偷把男主角的所有戏份都演一遍,并且逢人便说自己演得更好。就像游客经常可以看到的一样,在横店的街道,许多年轻群演举手投足之间,都在扮演那些可能永远也演不了的影视剧角色。

 

张莫对耗费的光阴并不遗憾,但对观众的口味,一直捉摸不透。

 

比如最近,观众前一秒还狂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沉醉在玄幻世界里难以自拔,后一秒已经捧起反腐剧,关心时政。然而,当有人把《人民的名义》里一众“老戏骨”共4000万元片酬和某“人气小鲜肉”1.2亿元薪酬对比,并把矛头指向“靠脸吃饭的年轻人”时,张莫觉得,棒子不能只打在年轻演员的身上。

 

目前,横店在拍剧组达到50个,为了更加高效,剧组对群演的挑选变得苛刻。重要的特约演员,大多剧组会“随身携带”,这样一来,群演的路越来越窄。

 

张莫正好经历了这个转折。在以前,群演当中有一种传承,即“从最底层爬起,让时间磨砺演技”;而现在,梦想着像成龙或周星驰年轻时一样,通过演死尸、剃光头、冬天冲冷水出名,已无济于事。

 

用张莫的话说,龙套们最初的理想,都是能在最快的时间成名,脱离群演“苦海”。“以前的小孩,梦想是科学家、医生或老师,如今很多小孩,梦想是当明星!”张莫认为,有梦想的演员,成长的环境却远不及过去了。

 

张莫的希望是——“市场是个筛子,淘尽千万人,终究会留下好的,去掉渣的。”

 

 


“可替代品”

 

邬悦,黑龙江人,20岁,替身演员。

 

对数字敏感的她,忘不了3个数据:来横店18个月、起床时间通常是清晨4时、“格子”社交平台的第2900名粉丝。邬悦说自己是“格子”的铁杆支持者。她第一次遇见“格子”,是在横店万盛南街街口。围观的人,有的递给他钱,50元、100元,有的送饮料,邬悦则情不自禁从包里掏出一部手机,往“格子”口袋里塞。虽然最后,“格子”统统拒收。

 

邬悦说,看到“格子”,就想到了1年多前的自己。那时“自命不凡”的她同样孤身一人,从国内某知名戏剧学院辍学,想敲开横店大门。但现在,不得不为生存,“做自己最不愿做的替身演员”。

 

“我祝福‘格子’,但现实是残酷的。”邬悦有次和“格子”探讨理想,到最后都像导师一样,相互给对方上课。一个讲经验和教训,一个讲自由和坦荡,各执己见。

 

可从现实来看,邬悦似乎是胜者。

 

邬悦是3部戏的替身演员,每天的收入早已过千元。远景、侧脸、后背,她的条件符合大多数导演的用人标准。即使,这是她讨厌的身份;即使,她的正脸,从未出现在荧屏上。而在横店另一个出租房里,每天深夜,“格子”都要撑着乏力的四肢,洗干净被汗水和灰尘浸染的床单和围巾。

 

十多年前,替身是只有很危险或者很专业动作的时候才会使用。如今,邬悦见过的当红年轻演员,拍戏时无一不用替身。主角只拍“表情包”,连走路都是替身代替。

 

日前,《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一文在网上疯传。文中批评的正是替身现象,高人气的年轻演员拍戏“全是替身”。

 

几十集的电视剧只拍十几天、不看演技看人气、不拼作品拼颜值、绯闻隐私成为卖点,诸如此类,竟已司空见惯。邬悦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导的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但出了校门才知道,长得好看,也能成“大明星”。不过,“如果这些人气演员不用替身,自己可能还在演古装剧宫廷丫鬟,一天80元”。

 

一年半的演员生涯,邬悦学会了“忍辱负重”,到现在,念起“纯真年代”,只剩下感怀。就如她激动地去握正在街头舞蹈的“格子”的手时,也不免关切地询问他实际生活怎样。

 

“格子”告诉她,每天早上8时出门,晚上24时回到租住的几平方米房间,已声嘶力竭。有时候,早饭免了,中午就着矿泉水,吞下咬碎的方便面面饼。碰上下雨天,干脆连鞋都不穿。

 

“我很心疼。他也许会不明不白火了,但如此下去,也会不明不白消失。”4月9日,横店马拉松,邬悦听说“格子”在跑道边尽情地开了一场“万人演唱会”,而比赛结束后,大雨中人群欢笑着一哄而散,没有带伞的“格子”一个人落寞归家。

 

在横店,群演们达成的默契是“互不干涉”,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横店”。“不过,有一个问题大家是否都没想过?我们都是可替代品。”邬悦说。

 

 


人生翻盘?

 

“他没带来实际的帮助,但这种坚持和勇气,确实让压抑的空气有了点欢乐。”这是陈佳骏在快手·中国格子一段视频下方的留言。视频里,“格子”爬上山顶,一把跪在石子地上,朝着远方怒吼,声音嘶哑。

 

这座山没有名字,距离横店拍摄基地不远。就在这座山上,登高远呼的场景,并不少见——这是背负梦想的横漂们,释放压力的地方。在横店,大多数人都有过“手里揣着10元钱,今天用8元,明天不知怎么过”的经历。

 

但这个神奇的地方,总是一如既往地吸引人来。

 

一天,“格子”的母亲来电说,儿子,回家吧。“格子”不答应,“这里年轻人多,适合我”。他相信有一天,唱着、跳着、演着,一定能出人头地。而他的出人头地,不是因为取悦别人、吸引注意才得到演戏邀约;而是通过不断磨练演技与胆量,有尊严地当一名真正的演员。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学生赵金涵,也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他高中毕业后,来横店“边学边试”,两年过去了,心里有点“发毛”。

 

“只要有特点,长着大胡子的垃圾车师傅都能接到活儿,我却很难。”他说。接不到戏,翻不了身,来横店就成了错误决定。最尴尬的是,“除了演戏,别的什么也不会”。

 

唯一的优势,是“科班”。赵金涵说自己比起那些“说来就来”的热血青年,多了一点点经验。很多人刚到横店,免不了受几次骗。最常见的是,有人声称“不通过艺考,包当上演员”。

 

潜规则、包装费、推广费……赵金涵说,这些都是骗局。“横店的天不会掉馅饼。不去艺考,最多只能演路人甲,这是铁打的事实。”而在他看来,群众演员谁都能做,就和餐厅打工一样。极少数历经千辛万苦、能稳定下来的群演,也多以武打替身、中老年角色为主。

 

横店人陈佳骏的奶茶店,每天都会有几十位年轻群演顾客光临。感受最深的是,“龙套再怎么努力,也几乎没有出头之日”。连续拍三天三夜打戏的武行,买早餐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眯着眼瞎抓了一把钱付款;一名裹着棉大衣的女孩,寒冬里演了3个小时的雨戏,后来病了两个月。而当问起他们“戏龄”的时候,回答的时间都超过了5年。

 

年轻人往往不甘心。赵金涵也承认,近10年,没有哪位叫得上名字的演员是群演出身。但眼下,接不到戏的他,为了生计还是得考虑跑龙套。

 

19岁去广州闯荡,先后还到过上海和深圳的陈佳骏,过去7年,是个“在外漂泊的横店人”。木器加工的活儿,一直干到26岁。他说自己是最理解横漂的人,“格子”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陈佳骏说,在外打拼的时候,没活干、受排挤、遭冷眼,跟现在的横漂一样,在密不透风的墙里,磨破头皮,挤出一条缝,人生一百种味道都尝过,到最后才发现,方向并不对。

 

“格子”曾经讲过一个道理,大致是:只要改变方向,或许人生就会翻盘;群演路再难,也要走。陈佳骏真心想为他鼓掌。曾经的他,梦想当企业家,因为没有坚持,成了小小的奶茶店主。

 

但他并不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3500位群演心里,有3500个不同的横店。”认识“格子”的第3天,10年没有下过厨的陈佳骏决定买菜做饭,招待这位异乡人。

 

 

题图:“格子”在横店街巷,旁若无人。 图片摄影:陈凯姿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