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唐子来:一条河与一座城
分享至:
 (21)
 (3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子来 2017-03-26 06:41
摘要:上海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进程中,黄浦江这条母亲河也将再度通过其滨水空间的转型发展,成为这座城市中璀璨耀眼的一部分。

【编者按】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的建设开发始终牵动着市民的心。3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调研杨浦、虹口滨江贯通工程时指出,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已进入冲刺阶段。上海为什么要把黄浦江两岸建成世界一流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后的浦江两岸又会是什么样的?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唐子来教授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了有关演讲。在他眼中,水岸和城市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随着城市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河道也会扮演不同角色。在前工业化时期,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在工业化时期,为工业生产提供货运服务成为河道的首要功能;在后工业化时期,河流又往往摇身变为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的现代滨水空间。上海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黄浦江这条母亲河也将再度通过其滨水空间的转型发展,成为这座城市中璀璨耀眼的一部分。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上海也不例外。

 

我曾在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规划设计方案的陈述中强调,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串连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各个历史片段,包括开埠前的老城厢、开埠后的外滩、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还将见证2010年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到今年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将会全线贯通。这背后所体现的是,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对于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早期水岸和城市的亲密关系

 

 

千百年来,人类大多择水而居。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与滨水岸线密切相关,从我国的江南水乡到欧洲的海滨港口,再到当今全球城市的滨水空间转型和再生,都是如此。

 

 

水岸和城市的关系亲密无间,但并非静止不动,而是经历了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三个历史时期:

 

 

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汴京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既有岸上的市井生活,又有河中的漕运商船,这是前工业化时代水岸和城市关系的真实写照。

 

 

在工业化时代,为工业生产提供货运服务成为河道的首要功能。相当部分的城市滨水岸线被码头、仓库和工厂所占用,但也正因此,再加上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河道虽日益凸显出航运要道的工业功能,却也逐渐远离城市生活,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上海,曾几何时,黄浦江岸线几乎都为码头、仓库和工厂所占用,但外滩却是人们记忆中的生活岸线,有关“情人墙”的美好故事至今令不少人回味。

 

 

战后西方国家经历后工业化进程以来,城市河道的航运功能日趋萎缩,河道沿线的码头、仓库和工厂也逐渐衰败,导致大片土地闲置和大量工人失业。但是,河道始终是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元素,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滨水空间转型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

 

 

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带开始经历转型和再生过程

 

 

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资本和人才等稀缺资源的全球流动性不断增强,导致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的生活质量开始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具有文化魅力、生态价值和景观特色的城市建成环境,成为国际大都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

 

 

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引用纽约前任市长布隆伯格的观点:人才吸引资本,而不是资本吸引人才,高标准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能够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研究创意城市的知名学者佛罗里达(R.Florida)也多次强调,创意城市并不是由传统经济元素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意人士追求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方式,而创意企业则建立在创意人士愿意生活的城市。全球化时代中最有竞争力的城市,既要链接全球网络(流通空间),又要塑造地方特质(场所空间),两者缺一不可。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也应当比肩纽约和伦敦,成为既链接全球网络又塑造地方特质的典范城市。在此过程中,河流与滨水岸线又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国际大都市的最新发展趋势,城市中心、滨水地带和历史街区,是后工业时代中城市建成环境的三个主体板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这些建成环境元素越来越获得“全球价值认同”,因而也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发展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滨水地带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并且拥有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和独特的滨水景观环境。在此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流再度为城市增添色彩,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带开始经历转型和再生过程,昔日工业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工作—休闲一体的后工业化场所,并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的青睐。

 

 

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的转型发展,也与城市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早在2002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就作出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大决策。当时,上海的后工业化进程已经初露端倪,2002年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52.9%。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是黄浦江两岸转型发展的催化剂,有力地促进了核心区段的工业仓储用地搬迁,为“后世博”的加速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上海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发展愿景,这对于黄浦江两岸转型发展和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上海的后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加速阶段,2016年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70.5%。

 

 

滨水空间已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发展资源

 

 

近年来,伦敦、纽约、悉尼、汉堡等国际大都市滨水地区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这背后鲜明地体现出后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在这些实践中,不仅滨水地区自身重新变得富有活力,而且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发展资源,使这些国际大都市具有更独特和更吸引人的特质。以下,我分别举例说明。

 

 

(一)伦敦东部码头区:全球金融商务中心

 

 

泰晤士河东西贯穿伦敦中心城区。伦敦塔桥以西的泰晤士河两岸地区,是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确定的中央活动区,我们熟知的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厦、圣保罗大教堂、皮凯特里广场、牛津街、伦敦眼、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地标建筑和场所都位于中央活动区。在工业革命时代,伦敦码头区曾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宗货物集散地,一派车船云集的繁忙景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伦敦码头区的功能不断衰退,直至最后一处码头关闭。

 

 

1981年成立的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全面统筹地区再生计划。伦敦码头区再生的核心目标,是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和商务中心,强化伦敦作为全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强调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的后工业生活环境,注重保留和利用港区的工业建筑遗产,形成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脉络。

 

 

如今,伦敦码头区的转型和再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城市再生计划的评估报告,从1981年到1998年,伦敦码头区的转型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居住人口从3.9万人增加到8.4万人,住宅数量从1.5万套增加到3.6万套,就业岗位从2.7万个增加到8.4万个,企业数量从1014家增加到2600家。由于城市再生计划仍在推进之中,公共投资的带动效益还会持续上升,估计居住人口、住宅、就业岗位和企业的最终数量将会分别达到11.5万人、5.0万套、16.8万个和5000家。

 

 

(二)纽约炮台公园地区:24小时的多元活力城区

 

纽约炮台公园地区位于曼哈顿岛下城的西部,总面积约为37.23公顷。炮台公园地区以居住和滨水开放空间为主导功能,一方面,居住用地占42%,共有1.4万个适合不同收入的住宅单元,以弥补中央商务区的住房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公共绿地和广场用地占30%,确保滨水空间的公共开放属性,成为居住者、就业者和旅游者的共享资源。

 

在整体空间结构上,炮台公园地区的中间部位是商务商业片区,南北区段是居住片区,南北端都是城市公园,滨水开放空间串连各个功能片区,是炮台公园地区的一大特点。在滨水开放空间中,滨水步道串连公园、广场、草地和挖入式港池,又连接南北两端的城市公园,居住者、就业者、旅游者在滨河公共开放空间中相聚和交流。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节点之间距离约为200-300米,既是休憩驻留场所,也是滨水岸线和城市视廊的交汇部位。三处人行天桥有效地改善了滨水地带和城市腹地之间的步行联系。滨水天际轮廓则是炮台公园地区的又一特点。第一层次天际线和第二层次天际线形成高低错落的格局,塑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滨水天际轮廓特色。

 

(三)悉尼中心滨水地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悉尼也经历了后工业化进程,悉尼市中心附近的港口码头基本丧失功能,以金融和贸易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国际消费需求。借助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200年契机,以达令港开发为先导,将商业、文化、旅游功能与港口历史和滨水景观相结合,使悉尼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基于滨水空间资源的稀缺性,悉尼中心的滨水地区开发强调公共性和活动性,在功能和形态上形成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包括水域、滨水步道、广场和绿地;第二层面为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多层建筑为主,包括文化博览、会议展览、旅游休闲、商业餐饮等;第三层面才是渐次升高的宾馆酒店和办公建筑。达令港滨水地带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国家海事博物馆、购物餐饮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电厂博物馆、娱乐中心、中国园林、悉尼旅游中心、IMAX电影院、游轮码头、水族馆等。这里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城市天际轮廓,港湾深入陆地,建筑环绕港湾,体量渐次升高,形成若干“盆地形”的建筑集群。

 

(四)汉堡港口新城:新的城市中心地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汉堡港区全面衰退。1995年港区再生策略开始酝酿,2000年制定总体规划,预计建设周期为25年。汉堡港口新城位于城市中心部位,规划目标是形成居住、商务、休闲、文化、餐饮、旅游的混合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汉堡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心的地域面积由此扩大40%,有效增强汉堡的国际竞争力。汉堡港口新城的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包括能够容纳12000个居民的5500套住宅、40000个就业岗位的办公建筑,以及各类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设施,还有丰富多样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包括步道、广场和绿地等。

 

汉堡港口新城被认为是滨水地区再生的新标杆。其一,它体现了城市再生的新理念,包括混合用途模式、公共空间主导、慢行交通网络、港区环境特色等;其二,塑造高品质的滨水环境,邀请国际知名大师参与建筑、开放空间、景观等设计,许多建筑物获得国际奖项;其三,制定严格的绿色环保建筑标准,并获得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其四,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和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港口新城的文化魅力。汉堡港口新城的大型发展项目包括易伯河音乐厅、汉堡设计中心(创意港)、航海博物馆、汉堡科技中心、港口新城大学、德国船级社、镜报出版集团、联合利华集团德语区总部等。

 

上海黄浦江滨水空间开发要瞄准世界一流

 

从上述国际大都市的滨水空间转型发展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值得上海借鉴的基本原则:

 

 

一是确保公共开放。滨水空间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稀缺资源。确保面向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公共开放属性,是滨水空间建设的首要原则。悉尼中心的滨水地区开发特别强调了公共性和活动性,在功能和形态上形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第二层面为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公共服务设施,第三层面才是渐次升高的宾馆酒店和办公建筑。纽约炮台公园地区以滨水公共开放地带串连各个功能片区和活动节点,使之成为居住者、就业者和旅游者的共享资源。

 

 

二是植入新兴功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滨水地区的转型和再生有效增强了国际大都市的全球竞争力。伦敦码头区成为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汉堡港口新城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增强了伦敦和汉堡的全球竞争力。悉尼中心的滨水地区转型发展将商业、文化、旅游功能与港口历史和滨水景观相结合,满足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国际消费需求,使悉尼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是保存地区文脉。除了独特的滨水景观环境,滨水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在体验经济时代,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建成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时尚场所。在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区再生中,19世纪的工业遗产和21世纪的都市生活交相辉映,港池成为游艇码头,塔吊成为公共艺术,仓库成为博览中心。

 

四是塑造地域特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建成环境不仅强调品质,更要塑造特质,形成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特别是港区特有的工业建筑遗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的文化艺术魅力,例如,汉堡港口新城的文化艺术设施包括易伯河音乐厅、汉堡设计中心、航海博物馆等。上海滨江地区发展也有不少积极实践,徐汇滨江地区不仅保存了工业建筑遗产,而且引入了一批文化艺术设施(如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也将南市发电厂改造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文化艺术魅力提升商务商业实力。

 

五是强调混合用途。既不同于工业时代的码头仓库区,也区别于传统都市的中央商务区,后工业化时代的滨水地区再生强调混合用途,例如,工作—生活—休闲融为一体,形成24小时的活动场所,既是本地居民的社交和休闲场所,也是外来游客的观光和娱乐场所。混合用途的发展模式既会提升城市活力,又鼓励慢行交通。

 

六是加强交通链接。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网络,是提升滨水地区辐射城市腹地的必要条件。伦敦码头区再生计划专门评估了轨道交通对于就业岗位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滨水地区与轨道交通网络的链接,形成了滨水地区和城市腹地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另一方面,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与慢行交通网络的链接,使之成为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上海城市发展与黄浦江两岸的开发转型密切互动。2010年以来,黄浦江两岸的许多滨水区段已经实现公共开放,但尚未全线贯通。按照预期计划,到今年年底,我们将会见证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全线贯通。

 

然而,也要看到,这还只是黄浦江两岸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进一步功能提升等深入思考,并对如何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滨水空间做进一步探索。例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如何塑造区段特质、如何辐射城市腹地?

 

黄浦江两岸建设转型基础较好,但与此同时,其两岸长达数十公里,各个区段的特质塑造也会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既要深入发掘各个区段的历史文化脉络,又要充分动员所在社区的广泛参与,从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提炼各个区段的特质内涵,而不是停留在工业建筑遗产和艺术文化魅力的肤浅认知上,更不能急于求成。与此同时,应当思考如何通过轨道交通网络和慢行交通网络,使黄浦江滨水空间转型带动城市腹地发展。一方面,要提升滨水地区和城市腹地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使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都能够十分便捷地到达滨水地带;另一方面,要使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享受慢行交通、社会交往、文化体验和滨水游览提供独特载体。

 

回顾过去,黄浦江与上海的故事,或许还可以讲出许许多多。而展望未来,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黄浦江这条母亲河则将再度通过其滨水空间的转型发展,成为这座城市中璀璨耀眼的一部分。

 


 

【思想者小传】

 

唐子来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核心专家。2005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中参与讲解《国外城市化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7-2010年,担任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和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 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