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充分激活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文化动力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崇选 2017-03-24 06:08
摘要:精准扶贫,文化能干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在2013年11月考察湖南湘西时,根据中国当前贫困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新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创新理念,指出“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思想。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提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在四川代表团座谈时,他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在新疆代表团座谈时,他强调要“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扶贫和脱贫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都是在精准扶贫中需要统筹考虑的。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迫切需要完善对于脱贫状态的理解,不能盲目地强调贫困地区经济实力的发展,贫困人口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是要把脱贫当做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特定区域贫困人口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脱贫

 

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充分激发起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积极性,从而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避免暂时脱贫后的再次返贫。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文化人”,在对贫困地区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提高中,培育与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实施文化层面的精准扶贫首先要对特定贫苦地区的文化形态有充分的认可,进而形成充分的文化自信。当前中国大量贫苦地区位于交通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因为长期受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的影响等,这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浪潮中被不同程度地延宕。全球化与城市化所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带来了空前的挤压和排斥,从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上升为文化发展的不同等级,地方性知识与文化往往与文化落后划上等号,即便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也开始自觉认同所谓的现代性文化,对自身的文化形态开始主动或被动的抛弃。长此以往,贫困地区的居民会因为这种历史所形成的物质文化落差产生诸多的困惑与迷惘,变成文化上的“漂流者”与“无根者”,既找不到精神上的故乡,又不能快速简单地融入全球化城市化的大潮之中,从而陷入无可消解的“文化乡愁”。

 

 

因此,实施文化上的精准扶贫,首要的任务是要唤起广大贫困地区的文化自觉,而不是简单地用以城市为主的现代性文化取代地方性的区域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发展只有内涵或者形态的不同,没有等级上的高下之分,广大的贫困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生活方式相符的文化基因,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密码,艺术样式、饮食文化、历史古迹、民族特色、神话传说等都是地方性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民族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

 

在对地方性文化形成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可的基础上,文化上的精准扶贫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融合传播与开发机制,使贫困地区的文化形态与当代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形成内在的契合,进而通过现代性的载体与平台,转化为促进精神社会发展的产业形态。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经济发展的固有模式。认识到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只是实施文化扶贫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找到合适的可以传承地方性文化的有效渠道,通过高水平的、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策划,把蕴含了丰富文化基因的地方性文化形态打造为可以开发多种文化产品的文化IP,形成具有广泛传播力的出版、影视、动漫、衍生产品、文化旅游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使丰富多彩的地方性文化重新焕发其自身的独特魅力,避免全球性消费文化的同质化,与物质生活的脱贫形成同步发展。

 

贫困地区文化发展动力的激活还要最大程度地避免文化工具论的发展模式,抛弃以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思维,匆忙上马一些与本地区文化禀赋、文化资源缺乏内在传承的项目或工程,不仅不利于区域文化资源的繁荣发展,相反,可能会损伤、隔断文化自身的脉络,带来一些无法估量的文化伤痕。

 

文化上的精准扶贫要在我国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文化空间,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民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并且以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资源与最终目标,让文化与贫困地区的日常生活充分结合。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觉,才能推动文化动力的充分激活。

 

“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有实现了物质与文化发展的精准脱贫,民众才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摆脱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零余感”和“边缘感”,以自己的故乡为荣,认可自己的文化,在实现精准脱贫、走向致富的过程中,提供脱贫攻坚的精神文化动力,也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