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长三角有12个铁路项目年内开工,比高铁联通更重要的是区域创新
分享至:
 (4)
 (2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2017-03-21 09:59
摘要:比高铁等基础设施联通更重要的,是长三角在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制度层面上的统一。

日前,据上海铁路局消息,长三角有12个铁路项目年内开工,其中包括与上海直接相关的沪苏湖铁路和沪通铁路二期。

 

人们一阵兴奋,近年来高铁网络的密集,已改变无数人的生活方式。记者在长三角采访时发现,尤其在苏北和安徽等地,人们最爱谈论的便是“高铁通了,如何如何”;人们在长三角出差、旅游,第一反应也是上网买高铁票。比如浙江的衢州、丽水等地,曾经对上海人而言,是“路上至少要一天”的偏远地,如今不过两三小时的路程;还比如江苏的南通、泰州等地,曾几何时要一路卧铺长途大巴,有时候还要搭过江汽渡,而未来随着沪通铁路的开通,到长江北岸对上海来说,不过是“喝一杯咖啡”的时间。

 

被高铁改变的,或许不仅是生活便利,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高铁网络能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创新能力。在一体化的较高阶段,城市的功能与定位将更加明晰。

 

高铁网加速经济要素流动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与高铁网建设密不可分。上点年纪的人,都记得最初的公路时代,路上必须估摸着时间,晚上要到一个县城或者集镇投宿;后逢高速公路大发展,跨江、跨海的大桥,把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连在一起;而今,高铁时代加速了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与之伴随的是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及其产生的辐射力,生产要素动起来,经济也就火起来了。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曾在日本留学时观察过日本的新干线,他提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投入运营,把数个城市群纳入了“X小时经济圈”,促进了沿线的产业发展和分工。在他看来,在当下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地区,建设高铁网络是正确之举。今年长三角12个铁路项目开工,让高铁网络进一步加密,这是进一步发挥高铁效益的做法。陈建军认为未来还可以将城际铁路、市区铁路都纳入一张铁路大网,让经济要素进一步随着铁路线集聚。

 

从高铁网受益的不仅是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这样的交通枢纽城市,一些县城和小镇更有期待。苏浙皖不少县里的政府工作人员均与记者探讨过“高铁到来”的意义:首先,高铁“缩短”了该地与省会,或者与上海之间的距离;其次,高铁站普遍选在远离县城的城乡结合部,非常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记者注意到,已经有不少县区,开辟出有特色的“高铁新城”。

 

城市定位因高铁趋于清晰

 

虽然不少人抱以厚望,可开通高铁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带动,毕竟是间接的。目前能观察到的成果是,长三角城市在定位和功能上趋于明晰。

 

比如合肥,因为高铁网的建设,它成为新的铁路枢纽,在安徽已显现出人才的集聚能力。合肥的优势,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商务成本低。未来,“高铁距离”仅两三个小时的合肥与上海,能互利互惠。比如科研成果转化,上海可以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源头,相关科研成果则可以到合肥转化;上海可以成为研发中心、辐射中心,合肥则规划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另外,安徽的马鞍山、芜湖等地,因为高铁已与南京形成“同城效应”,目前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利用南京的科教资源转型升级。

 

上海也从长三角的高铁网中得益。铁路专家、原上海铁道大学副校长孙章认为,高铁建设频繁传来的好消息中,最令他关注的是,未来上海向外铁路交通的幅度,可能会从沪宁通道和沪杭通道形成的90度直角,扩张到了180°度,北往南通,南往宁波,中间还能通湖州。他看好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疏解,高铁网让上海的“后花园”变多,长三角更多城市可发展旅游产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高铁网也是民生保障,江苏北部地区和湖州等地历来是上海的蔬菜及肉禽供应基地,未来沪通和沪苏湖铁路开通,市场与产地之间往来更加便捷。

 

产业布局,自有市场之手调配,而在更加密集的高铁网上,政府部门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告诉记者,比高铁等基础设施联通更重要的,是长三角在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制度层面上的统一。记者采访过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该院专家也认为,当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应该在交通高度便捷的基础上,让各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合力打造区域创新体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alexkl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