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调查 | 互联网时代,这些科普信息公众更青睐
分享至:
 (1)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蔚 2017-03-18 08:05
摘要:调研报告显示,政府有关部门的科普信息传播工作,有必要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升级。

引力波引发宇宙辐射危害人体健康、葡萄酒泡洋葱包治百病、食盐能防核辐射、雾霾中含有抗生素也无能为力的耐药菌……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谣言侵扰。谣言带来的危害,轻则蒙蔽真相,损害认知,重则酿成突发事件、损害公共利益。对此,在不断辟谣的同时,公众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普素养,从而真正获得对谣言的免疫能力。

 

前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科普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常见方式包括:依靠行政化网络、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渠道,自上而下完成科普知识推送;与合作单位举办各类科普知识竞赛、宣传活动,由点而面进行信息推广;通过建设和评定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以在场方式推动科普教育的群众化等等。这些传统方式的优点在于,信息投放有效、受众体验深入、科普知识传递准确。

 

而今天,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各类新媒体应用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公众对科普信息的内容需求、形式需求、传播渠道需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今天公众的科普信息传播情况究竟如何?

 

黄浦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在黄浦区十个街道共计发放1000份问卷,并对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科普信息传播工作需要升级。

 

公众更需要什么样的科普信息?

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和个人健康、安全、兴趣有关。

 

调查显示,“人文地理”、“科技前沿”、“宇宙天文”等科普知识的“招牌菜”,在选择中的排名却是靠后的。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人体健康(66.8%),而危险自救(40.2%)、公共安全(39.7%)位列第二和第三,说明公众对自我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非常强烈。在需求目的方面,也多以个体为中心,更多地选择“正确指导生活”、“提升个人素养”、“满足个人兴趣”。

 

公众喜欢什么样的媒介?

渠道更偏好微信和电视,形式更偏好视频和图片。

 

调查显示,科普信息受到各类群体的普遍关注。从渠道使用看,最常用的传统渠道为电视(61.4%),其次是街道社区宣传活动(42.8%)、书刊(41.9%);最常用的数字渠道是微信(79.4%),其次为网站(47.8%)和微博(38.9%)。二者相较,微信的使用率更高,是互联网时代科普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变化。从形式偏好看,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视频(61.6%)和图片(52.4%),说明直观、可视化是公众对科普信息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

 

公众最爱转发怎样的科普信息?

兴趣为先、渠道便捷、可视化。

 

个人转发无疑会大力推动科普信息的广泛传播。调查显示,公众最爱转发的科普信息以内容关乎个人兴趣、渠道便捷、形式可视化为选择标准。传播动机方面占据前两位的是符合个人兴趣(56.7%)、满足个人切实需求(48.1%);传播渠道绝对倾向于微信(71.7%),比位于第二位的微博(49.8%)高出21.9%;传播形式偏好可视化的视频(58.5%)和图片(55.8%)。

 

公众对今天的科普内容怎么看?

最大的不满是真假难辨,最为期待的是热点答疑。

 

公众对现有科普信息传播最大的不满,在于谣言泛滥、难辨真伪(3.53),而其他问题如缺乏及时性、趣味性、权威性、针对性等问题的得分,都相对接近。总体而言,公众认为各种问题都同时存在。公众最期待的科普内容,一是热点新闻或事件发生时,及时为其答疑解惑(4.47);二是定期发布常规科普信息(4.42);三是及时批驳相关谣言(4.40);四是及时反馈受众咨询(4.34)。

 

如果打造一个科普信息传播新平台,公众的期待是什么?

还是微信!

 

公众对新平台的期待显著集中于微信(64.0%),延续了信息接受和转发渠道对微信的偏好,比位列第二的网站(20.8%)高出43.2%。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何种职业、年龄、收入,各类群体对微信的期待大多都超过了50.0%,说明微信这种传播平台对公众的适用性非常广泛。

 

由此可知,由于公众对互联网依赖已深、期待有加,政府有关部门的科普信息传播工作有必要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升级!

 

如何升级呢?

 

首先,以需求为中心,升级政务微信科普平台,提升覆盖率和影响力。

 

目前,承担科普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普遍在使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数字化渠道,但同时也大多存在覆盖率和影响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既有数字产品进行整合,并以公众需求为中心,提升内容与运营质量,在把握科普信息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覆盖率和影响力。鉴于公众在接受科普信息时对互联网的偏好,特别是对微信渠道的显著偏好,对视频、图片等可视化形式的显著偏好,对热点答疑、健康安全等内容的偏好,尤其要重视微信公众号的打造。如通过合理设计微信栏目,加强科普传播的权威性;完善运营机制,探索微信公众号传播新模式;实施多平台联动传播,优化整合传播效果;继续扩展用户类型、数量和覆盖面,主动寻找关键用户等方式,打造权威内容与公众号品牌。

 

其次,应当增加科普教育基地的网络曝光率,更新其网络形象,提升知名度。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定的2016-2017年度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共有323家,其中综合性科普场馆2家,专题性科普场馆54家,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267家。这些科普教育基地主题多元、内容丰富,部分场馆投资巨大、设计精美、知识解读准确直观,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而言,都是值得参观的科普场所。然而,除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等较有知名度的大型场馆外,诸多专题性、基础性科普场馆和基地鲜有人知。如位于黄浦区的隧道科技馆、民防科普教育馆、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等,虽然科普内容精良,但知名度不足,限制了传播效果。因此,可以考虑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将科普教育基地的介绍性信息、服务性信息甚至部分内容进行数字化、精确化处理,并利用“科普云”等公众号及时发布和更新,打造一个网络新形象,提升互联网传播效率,吸引更多公众前来参观,追求基地场馆的科普效果最大化。

 

第三,应该更充分地利用政府权威资源,真正将科普与科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传统科普信息传播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延伸。

 

目前而言,民间的互联网科普经常存在内容权威性、真实性不足的问题,一些借热点事件传播的伪科普甚至谣言更是贻害无穷。对政府科普工作而言,传统科普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信息投放精准、受众体验深入、科普知识理解准确等较大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一优势显得更为珍贵,甚至不可取代。升级科普信息传播工作,一是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政府权威资源,如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科普活动、政府部门认定的各类专家库、专业性较强的各类政府机构等,都可以成为科普的权威资源,予以整合利用。二是打通科普主体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通道,拓展科普信息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延续性。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本文首发于上观,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