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全国新书发布厅 | 从历史中追溯中国现代设计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02-26 20:26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挖掘面向未来发展的新的理念、元素、方式。

“中国有现代设计吗?”这是《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作者、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沈榆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向记者抛过来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设计”可谓无处不在。几乎人手一部的苹果手机,从工业设计角度而言,是一次次大胆突破创新成就了今日的苹果帝国;某款大牌衣裙,往往是袖口设计的一片蕾丝或襟前设计的一朵小花,让人心动;甚至出门旅行归来,带回来的伴手礼也多半是因为包装盒的设计精巧。从学理角度而言,“设计”又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工业化百年来,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现代设计?

沈榆说,这部在“全国新书发布厅”首发、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一书,从动笔到完成耗时两年,此前收集资料的时间则更长。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一本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现代设计的专著,甚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他一开始向记者提出的那个问题:“中国有现代设计吗?”

写书的过程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国的民族设计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和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非常相似。”沈榆举例,曾经作为“老三件”之一的上海牌手表,设计师在设计商标时参考了国际饭店的设计元素,“国际饭店是著名设计师邬达克留在上海的作品,有很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而上海牌手表当时的设计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后来,青岛牌手表、南京牌手表等等,纷纷效仿。”可以说,中国工业化百年,尤其在上海,本土设计师结合西方设计思想方式做出的成就是值得今人回顾、梳理的。

“但写这本书的目的绝不是怀旧”,沈榆强调,追溯历史是希望未来的设计师可以超越过去,既融合国际潮流,也从自己的历史深处发现值得汲取的观念和元素。“国家层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造的核心还是设计。我们回顾过去曾经达成什么,突破过什么,还有哪些欠缺,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上海正追求成为“设计之都”。在沈榆看来,上海设计的特点是一种中性人格,具体来说是融合各种文化,适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心态。他提到一度与“高露洁”打擂台的“美加净”牙膏,当年的设计师从上海市花白玉兰中得到灵感,起初取名“美净牌”,后来加入朗朗上口的开口音定名为“美加净”。英文名“MAXAM”为生造词,但从设计来说,左右对称,十分醒目,外包装的红白两色是从中国美人标准的“红唇齿白”中得到灵感。“当时‘美加净’面世以后十分受欢迎,不止牙膏,还有古龙水、香精等一系列产品。这样的设计可以说只能诞生在上海,设计师融合了西方观念、中国传统,更重要的是不失生活的敏感度。”沈榆说,上世纪90年代轻工业行业的“国退民进”对当时一大批民族品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今天的一些新品牌实际上是延续着老品牌的思路前进的,比如‘佰草集’。老品牌要重新焕发生机光靠‘复原’不行,还要自我革新。”

“在《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什么?”沈榆略一沉吟答道:“从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挖掘面向未来发展的新的理念、元素、方式。”

(题图来自网络,内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编辑邮箱:scljf@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