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最美农村安置房:吴冠中画过,郁达夫写过,设计让江南更好了吗?
分享至:
 (19)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17-02-25 15:30
摘要:都说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可农民通常是不善于表达的一群人。如何听到沉默的大多数,而不是主要由城市人的喜好来决定乡村的方向,城镇化进程中无疑还需要更多讨论的声音。

富春江东岸,如今的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像吴冠中的画里一样,如郁达夫的笔下一般——
   

“静躺在晴冬的朝日之下的这东梓关的村景,……一家一家的瓦上,都盖上了薄薄的晨霜。枯树枝头,也有几处似金刚石般地在反射着刚离地平线不远的朝阳光线。……隔江的山影,因为日光还没有正射着的缘故,浓黑得可怕,但朝南的一面旷地里,却已经洒满了金黄的日色和长长的树影之类。” 
   

黑瓦白墙,江南民居,既恢复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又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的居住习惯。近日一组“让人想回农村的最美安置房”照片在网上热传,让不少外地人慕名去东梓关寻找心目中的江南水乡,也让本地人渐渐回到这个本已越来越“丑”的故乡。
   

整修之前,东梓关可不是眼前模样。过去30年间,百年村落中,要么是“异军突起”的欧陆风好几层楼,要么是“灰头土脸”的破败老宅。
   

原先在上海做快递生意的朱华儿,回村了。虽然他家老宅尚未轮到整修,但他颇有生意头脑,已率先在村口显眼处租了民居开起饭店。52岁的他,还盘算着让参军的儿子以及在富阳上班的女儿也回到身边帮忙。
   

2月16日下午14时,忙了大半天的他得空坐下歇一会儿。当天并非周末,他家的饭馆已经做了1000多元的生意。
   

身在这如画的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朱华儿畅想着:等来旅游的人多了,还可以做民宿,假以时日慢慢“养”,村子的未来会更好。 

 

 


房 | “让村民自豪,让城里人向往,让游客痴迷”

图为最美安置房的流线形屋顶。

 

车子驶入东梓关村,视线就被村口一排房子吸引。这组“白墙黑瓦、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民居,和周边当地村民自家造的现代楼房相比,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住进杭派新居,和之前30多平方米的老宅子相比,当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66岁的金毓堂属于第一批分到房子的东梓关村村民,说起自家房子,他满脸都是笑容。
   

第一期整修好的杭派民居总共46幢。这些房子借鉴了画家吴冠中作品中的江南民居式样,面积从290平方米-340平方米不等,加上停车场、小巷这些公共区域,共占地25亩,而村民们住进这样的3层民居,需支付的费用只是每平方米1376元。
   

据当地文化员介绍,为了突出实用性,设计师在功能上是按照农村生活需求进行的设计。比如每一户都有3个院子,前院放置电动车、农具等,侧院放置柴火、杂物,南院用作休闲绿化。房屋都是3层结构,有4间以上的卧室,还有储藏室、堂屋、起居室等。
   

但看似差不多的民居,到了村民那里,却觉得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抓阄选房前大多有些忐忑。金毓堂家的儿子选到了320平方米的户型,一家人才算放心。原来,当时大家的想法都是希望能选上面积稍大的房型(注:46套房有4种户型,分别为290平方米、303平方米、320平方米、340平方米)。有位村民选到303平方米的户型,还哭了一场,因为该户型虽然面积小,但比略大的户型还多一个房间,因此各间房都比较小巧,农村人不习惯。
   

当然,所有第一批被安置的拆迁户和建房困难户,仍是被艳羡的对象。金毓堂家拿到“房票”,是因为老宅是危房,“刮台风、下暴雨易坍塌”。和江边的拆迁户相比,他家除了支付每平方米1376元的房价,还需要多交6万元的地皮钱,但他依旧觉得很划算。
   

金毓堂家的房子靠路边,视野开阔,从楼上向外眺望,远方的村庄和田野都尽收眼底。因此,在金毓堂的计划中,这个房子除了自己家人居住,未来将会把二楼的一间房和三楼的整体空间做成民宿对外出租,“像乌镇的民宿一样,可以住宿,可以吃饭”。
   

最近一段时间,东梓关村的改变吸引了很多目光,经常有考察团队到村里交流。有位上海的游客问金毓堂,你家的房子500万元卖不卖?但在金毓堂看来,如今富阳这样的房子也不少,哪会有城里人真的愿意买?

 

 


人 | 从大城市归来

 

真要从城市回归农村,并不简单。
   

朱华儿是2015年底回到东梓关村开饭店的。因为起步早,一年25000元的房租对他而言也算合适
   

眼下饭店里,就他和妻子两个人忙活。但开店一年多,生意还不稳定,“好的时候一天能有2000多元的营业额,也有只做小几百元生意的日子”。
   

“过去劳动力八成在外打工,如今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肯定想回来。”朱华儿从去年就开始找机会,希望女儿能回来当旅游讲解员,或者去村里的码头茶室做服务工作,这样闲下来也可以到饭店帮忙,做一些网络预订和微信结账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这个打算有点悬——随着旅游兴起,村里的工作岗位日渐成了香饽饽,很多人去面试,朱华儿觉得女儿很可能轮不上了。可如果没有为村里工作的机会,单纯地让孩子回到村里发展,他怕时机还不成熟。
   

朱华儿也想过把自家饭店做得更大些,因为饭店所租门面的外墙是由政府整修好的,他觉得至少省了10万元。目前饭店最主要的支出,是一开始在内部装修投入的13万元。为了更好地发展,去年下半年,他又将赚得的3万元投入到地砖、墙壁的装修。
   

由于东梓关村的旅游还在起步阶段,饭店还是要慢慢养,但他自己觉得已抢占先机。目前整个东梓关村只有两家证照齐全的饭店,朱华儿家的是其中之一,其它店还在相关证件的办理中。
   

“现在一天能有1000元营业额也挺满足了,因为毕竟只是个夫妻店。如果生意再多,就要考虑请一些厨师、小工,成本也就不一样了。”朱华儿说,之前还曾考虑在附近做一家民宿,实现多元化发展,但听说有位上海老板可能要来投一个能容纳200个床位的大项目,所以先观望。“如果他们不来,我自己可以搞个10来间房的尝试。”
   

而之所以不敢轻易尝试民宿,也因为朱华儿自家房子并不沿街,尚未赶上政府的整体修缮,一旦要尝试民宿,还是需要租用靠近核心景观区的亲戚家房子,这又将是一笔支出。

 

 


生活 | 因房而异

村民查宝琴如今负责检查村里的外立面维护和卫生状况。

 

东梓关的村口一块石头上刻着“美丽中国,设计先行”8个大字。确实,这几年,设计让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走在东梓关村,不时可以看到遗存的清末民初建筑。富阳籍作家郁达夫在小说《东梓关》中,有大篇能激起现代人如画般乡愁的描述;文章里提到的许家大院、春和堂药房、张绍富创立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旧址,如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做了原貌恢复。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停在老宅子的门口扫二维码听语音介绍。
   

位于村中心的一带河水,也是旧时江南的光景。中午时分,沿河能听到“踏踏”的敲打声,那是村里的妇人用棒槌在河边捶洗衣服。小河的水质很清,村民日常的淘米、洗衣竟都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游位置进行。
   

从村里修缮老宅开始,当地人的生活因房而异,大体可以划分出3种不同的状况。一种是46幢新房的主人,其中不乏有些早已离乡打拼的村民,新居给了他们新的可能。
   

除了46户人家之外,核心景区主干道以及离历史老宅近的房子也都享受了免费修缮外墙的福利。因为游客日益增加,这些房子已经开始变为饭店、民宿,有的人家支个摊位卖矿泉水,也可月入两三千元。这在其他暂未纳入整修的村民看来,也是很有运气的事。
   

更多的村民前两者都还没轮上,但是他们似乎也不着急。毕竟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因为读书或者工作去了外地,没拆的老房子大多是老人在住,他们并不排斥过一成不变的日子。比如生活在许家大院里的朱老太,在这个村庄住了近60年,她与丈夫都年逾八旬了。她住的房子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没有通水和燃气。采访当天,有游客用普通话问她,她都是用当地话回答。有人感叹两位老人住在这里太不容易,但朱老太却说住得习惯了。
   

63岁的查宝琴也是如此。她家的房子在江边,去年曾说要拆迁,但后来有几户邻居家的拆迁要求没谈拢而作罢,她也并不生气。在她看来,搬到哪里也没有江边的好风景、好空气。她的两个女儿,分别在富阳和杭州市区当老师,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到东梓关。
   

以前,查宝琴喜欢领着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跳广场舞;因为对村子足够熟悉,在老宅重新规划设计后,她成了村里的文化员,负责老房子的外观管理,监督卫生工作等。
   

在查宝琴的心里,东梓关最好的时光都在记忆里——在她小的时候,东梓关就是富春江的一个重要水上关隘;江边的古码头,是桐庐、新安江往返杭州的必经之地;当地名医张绍富的医馆,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一直是“骨伤科”的代名词。“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水运的没落,骨伤科搬去了富阳,东梓关的粮站、砖瓦厂、供销社、食品厂日渐萧条,村子里的人才开始到外面去寻找机会。”查宝琴也盼望着等旅游发展起来,东梓关能恢复旧时的繁华。

 

 


习惯 | 当审美遇到需求

 

采访当日,有村民在新建的杭派民居的房前屋后清理垃圾。他们是村里临时聘用的清理工,一天有100元的收入。毕竟是在农村,村民以前嗑瓜子都是“吃到哪,扔到哪”,卫生习惯仍需要慢慢纠正。
   

最近,第二期的民居房快动工了,村委已经向村民发出报名通知。按照流程,村民可以用老宅提出申请,如果通过审核,原来的老宅就可以补差价置换新房。而全村635户人家,并不是都有申请安置房的需求。
   

外人眼中“最美”的安置房,一些当地村民认为倒也寻常,甚至不少人觉得自己家的现代感房子更漂亮、更实用。
 

  “第一批新居最大的缺点,就是窗户不能打开。”在金毓堂看来,窗户只能透光、不能打开通风,这一点很难吸引农村人。他家那幢房子,只有厕所的小窗户能打开,“但也不是真的能开窗,其实只够一只手伸出去”。设计者的解释是,房子采用小窗的设计是对传统老宅元素的传承。
   

因为不习惯,也有住户试图在装修时做些修改,但村里的要求是所有外观必须保持统一。有人家在三楼的平台上建阳光房,最后还是按照村里的要求拆掉了。大部分村民也表示理解,那样会破坏杭派民居的整体视觉效果。
   

“还有专门设计过的高低起伏的屋顶线条,远看很美观,但牺牲了实用性。比如290平方米的户型中,三楼层高比较矮,有的地方只能弯腰走。”金毓堂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实地去看各个房型时,因为没注意有一处的层高变低,还撞到了头。当时他就跟建筑工说需要抬高二三十厘米,“但那些都是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的师傅,不能根据我们的意见改动”。
   

事实上,为了恢复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以及最大限度满足村民的居住习惯,民居在设计前已花足功夫。项目总设计师孟凡浩带领团队到东梓关调研“不下一百次”,而确定的目标,就是打造“让村民自豪,让城里人向往,让游客痴迷”的3.0版新农村。
   

“设计改变农村”的主导者是富阳区政府,之所以要变,是基于一个事实——郁达夫笔下的“一家一家的瓦和薄薄的层霜”,在过去30年间逐渐消失。
   

为了改变农村越来越“丑”、越来越不像农村的局面,富阳区曾邀请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去“把脉”。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富阳区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体原则,按照“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为理念,开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目前除了场口镇东梓关村,还有东桥镇文村村、新登镇秉贤村、大源镇大源村等多个“杭派民居”示范点。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样的特色村在该区将达到100个。
   

如王澍所言,“乡村保护不是修旧如旧,它不是文物,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并能够向前发展”。    

 

 


【记者手记】

 

美丽中国应有自己的美学设计

 

因为一组美图而到东梓关村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乡村情结。而如若认真把整个村子兜完,分明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3个版本。   
   

行走在东梓关村,游客们会情不自禁地将修缮过的老宅一一取景,并刻意避免带着现代元素的建筑出现在其中。这直观地展现了人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偏好。   
   

曾经,新农村建设的初期,是只有城镇化逻辑发挥作用的时期。当时的农村一切向城市看齐,用城市的方法建设农村,整齐的楼房和平坦的水泥路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而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城里人偏爱的乡村,是修旧如旧的老宅子。以乌镇等地为代表的水乡小镇,就曾用这个方法使世人为江南折服。
   

如今,因为设计的介入,东梓关村的杭派民居被看作是城镇化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设计改变农村的主旨,是试图用全新的方法重构乡村,但这是否属于更好的乡村,村民们又究竟需要怎样的乡村,可有一套成熟的、理性的评判标准?
   

各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无外乎以上三种路径。到今天,城市化逻辑似乎已经被舍弃,这其中包括在乡村出现的欧美风格以及不伦不类的所谓现代建筑。 
   

美丽中国确实应有自己的美学设计,但从东梓关村村民的需求中,我们更可以看到设计之于大众的特殊重要作用。乡村基层建筑对于一方水土和民众,确定美的标准和实现实用功能,缺一不可。而如何达到美学与需求的平衡,正是当下焦点、难点。   
   

都说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可农民通常是不善于表达的一群人。如何问计于沉默的大多数,而不是主要由城市人的喜好来决定乡村的方向,城镇化的进程中无疑还需要更多讨论的声音。这正是我们关注“让人想回农村的最美安置房”的价值所在。
   

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此地一处,正是新型城镇化浪潮所经之处都会遇到的。如何避免城市化进程曾出现的土设计毫无美感、洋设计“奇奇怪怪”、“试验场”不伦不类等现象与老路,值得深思与实践。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说明:如今的东梓关村,像吴冠中的画里一样。 图片来源:谢飞君 摄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