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金融区块链 > 文章详情
预期最高收益率可望而不可及,银行“画饼”套牢消费者
分享至:
 (1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17-02-23 19:15
摘要:上海市场上的众多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却还是“睁眼说瞎话”,用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来引诱消费者,甚至让他们亏本。

 

往平地上抛一枚硬币,最终平躺在地面上的概率极大,而竖立在地面上的可能性极小。同理,大部分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并不乐观,都“躺在地上”,而大赚特赚的概率和硬币竖在地上差不多。

 

这个大道理许多人都明白,可上海市场上的众多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却还是“睁眼说瞎话”,用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来引诱消费者,让他们误以为“预期最高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率,而最终不仅不能实现,甚至还让消费者亏本。

 

九成产品未达“预期最高”

 

2月23日,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项理财产品调查研究显示,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上海地区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共有627个,它们对外宣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平均为5.8%,而它们中的96%的实际收益都低于这一水平。

 

更甚者,84%的上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连4.38%都不到,这一收益率还是2016年上半年面向普通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封闭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最终,627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多达三分之一的实际收益率以“最低预期收益率”惨淡收场。

 

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牛皮”彻底吹破。比如,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5月13日的步步稳系列部分保本投资产品,预期最低和最高收益率均为12%,结果到期实际收益率居然为-20%,除去保本的部分,客户实际亏损了10%。

 

又比如,华侨银行的股添利2015年第17期股票挂钩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8%,预期最低收益率0%,而实际收益率是0%。江苏银行的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609期,实际收益率就是事先预期的最低收益率,为1.5%,而此前其宣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竟然有18.5%!光大银行的多利宝5月第1期挂钩黄金产品实际收益率为2.25%,比预期最高收益率足足低了15%。

 

做高收益率已“风靡”业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际收益率远低于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情况,并非某个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个别行为”。调查发现,多家商业银行均有集中做高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之嫌。

 

 

比如,恒生银行,其有106个上海地区消费者可以购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16年上半年到期,结果,这些产品实际取得的收益,平均仅占预期最高收益的45.2%。江苏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的相关情况也不容乐观,其所有相关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取得的收益,平均分别只占预期最高收益的11.2%、27.2%、27.7%。

 

调查还发现,宣称的预期收益越高,对应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靠谱的可能性也越大。例如,恒生银行62个预期最高收益率高于4.38%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平均只占预期最高收益的6.3%,也就是说,如果预期收益率最多有10%,实际只有6.3‰,落差相当大。

 

类似“眼高手低”的商业银行,还有江苏银行、华侨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其预期最高收益率高于4.38%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平均只占预期最高收益的11.2%、13.3%、27.2%、27.7%。

 

“夸大”很诱人也很难监管

 

对业内人士而言,预期最高收益如果“水分”太大,其实十分容易识破。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以江苏银行的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512期产品为例,其条款虽然称“预期年化收益为2%-15%”,但仔细看其达到15%,即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条件非常严苛,概率极小。若取该产品发行前后各30个市场交易日的数据来模拟,实际收益率大多集中在2%-3%。

 

 

可对非专业的消费者而言,理财产品的“游戏规则”则是晦涩难懂,尤其是一些老年投资者,很容易高估了预期收益,甚至把预期最高收益率误以为实际收益率。上海市消保委一项对2011名老年人消费支出的调查表明,约有11.3%的老年人购买过理财产品,其中22.8%的老年人会购买银行推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他们中近八成的人认为这类产品的风险较低。

 

遗憾的是,目前针对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夸大”预期最高收益率这一问题,我国尚无具体的监管规定。

 

杨宝华坦言,要判断是否“夸大”很难,首先要有一个判断是否“夸大”的标准或工具,可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彼此之间千差万别,无法简单地用一把尺去衡量;况且,每个商业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算法”,对于其产品宣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能够自圆其说,就好像一个“黑匣子”,外部人士很难窥视其“奥秘”,更不要说举证银行有“夸大”的行为。

 

产品信息透明才有出路

 

“可以不公布‘黑匣子’,但你要提供各种预期收益率出现的概率,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让他们有充分自主选择、决定的依据和空间。”杨宝华介绍说,英国金融服务监管部门FCA对结构性产品有明确的产品管理指导,要求金融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对新发行的结构性产品进行压力测试,公布各种可能情况的概率。比如“零收益的概率为27%、收益率不超过6.67%的概率为33%、超过6.67%的概率为40%”。

 

然而,627个被调查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均未公布各种预期收益率出现的概率,甚至没有一款产品公布交易对手的信息,这将极大影响他们对产品的判断。在英国,监管部门规定结构性理财产品必须披露交易对手信息。
“不说明实现概率的所谓预期收益率都是‘耍流氓’”。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公布预期收益率出现的概率和交易对手的信息,才能视作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茆训诚坦言,未来十年,银行不可能主导市场,应有危机感。他认为,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正透明、市场各方是否对游戏规则达成共识,但很多银行心存侥幸,眼中只有利润,从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关键信息存在“有意识的不透明”,便可见一斑。

 

“信息不透明会影响市场的有效性,而银行的长期收益恰恰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市场越有效,银行越得益。”茆训诚建议,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相关信息的有效性,银行应加大力度培养理财产品战略规划师、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正透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