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民声直通车 > 文章详情
学生寒假社区活动“盖章了事”,问题出在哪儿?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7-02-15 19:23
摘要:本来颇有意义的活动成了敷衍应付的形式,问题出在哪儿?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决策前没有很好地沟通衔接,没有换位思考相关各方的难处。

2月14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文,报道了上海中小学开学之际,一些家长忙于找居委会,给孩子敲上寒假参加社区活动的章。可实际上,这些孩子寒假并未参与社区的活动,学生寒假到社区报道参与实践最终成了“敲章了事”。

 

理论知识丰富而社会实践单薄,考试答题能力强而动手创新能力弱,这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通病。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加社区活动,学校初衷当然是好的,也很有必要。然而,一些学生和家长却“盖章了事”,这样的结果怪谁呢?

 

不能怪学生。家长跟居委会打了招呼,学生也在居委会报了名,但居委会迟迟不组织活动,学生实在没什么办法。也不能怪家长。家长只能尽力协调,至于居委会是否组织活动,是否邀请自家孩子参加,这也不是家长能够决定的事情。似乎也不能怪居委会。按照相关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证明”已不列入了居委会证明类印章的使用事项。换句话说,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已经不属于居委会必须完成的职责了。哪怕有些热心肠的居委会仍然张罗这件事,但由于场地、资源、能力水平等原因,往往也办得吃力不讨好。

 

本来颇有意义的活动成了敷衍应付的形式,问题出在哪儿?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决策前没有很好地沟通衔接,没有换位思考相关各方的难处。学校和教育部门不能当“甩手掌柜”,发张通知、提个要求就完事。他们应该跟街道、居委会和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学生住地周围的活动资源,争取这三方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假期社区活动这件事情。在这方面,黄浦区教育局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他们在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有条件、能完成这项任务。

 

一些学生真正深入社区参加实践,另一些学生则盖个图章应付了事。两种不同结果说明一个道理:推出一项措施,不但要衡量其价值和意义,也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如果条件不具备,最终做不到、做不好,那么再有意义的工作,成效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反之,如果能从可行性、操作性出发,跟有关方面沟通协调,把工作做实、做细,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预期中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