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财经时评 | 别太把爱情保险、520红包当回事
分享至:
 (3)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02-14 18:52
摘要:互联网节令产品虽然好看,但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选择。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诸多互联网企业把握节日机会,推出了诸如“爱情保险”、“黄金红包”等新产品。就连平时的常规产品,也有了“节日版”:例如,原先单个微信红包最高不能突破200元,但为了迎合“我爱你”的谐音,在2月14日当天临时提升到了520元。

 

一些互联网节令产品的市场反响还真不错。比如“爱情保险”的查询量水涨船高,一些年轻人则晒出了自己收发的“黄金红包”或者“我爱你”微信红包。虽然在笔者行文之时,相关企业尚未公布这些产品的最终销量或使用情况,但有一组去年5月20 的“我爱你”红包数据:在当天零时至14时短短的14个小时中,金额为0.52元、5.2元、52元、520元、13.14元等有寓意的红包数量超过2亿个。

 

面对这样的市场热情,也需要浇一点冷水,因为这些互联网的情人节产品,只是吸引眼球的一种做法。追根究底,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是为了借助情人节推广品牌、推广产品。这些品牌、产品是否会对人们传情达意产生副作用,却不是它们考虑的范畴

 

例如,最新上线的黄金红包,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了解互联网黄金交易这一新方式。还有“爱情保险”的本质,是夫妻捆绑险这一新险种的市场试水。至于发了黄金红包能否真的“情比金坚”、买了“爱情保险”能否保证爱情不变质,这是企业永远无法给出的保证。因为没有一项产品或服务能够直接代言情感,“爱不爱”、“有多爱”等问题,不能也不应该通过这些产品来回答

 

既然如此,用户应当更加冷静地面对这些产品或服务,无需盲目跟风。在朋友圈中,收到13.14元红包的人,真的就不如收到520元红包的人幸福吗?没有发送黄金红包,就不能体现“一诺千金”的诚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还记得在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那两个年轻人的选择吗?只要有真心,即便清贫,也可以在节日里送出或获得最珍贵的礼物。

 

除了用户应当对这些节令产品或服务擦亮眼睛外,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也值得商榷。笔者注意到,在今年西方情人节期间,有些企业围绕原先就有的互联网服务做文章,试图带动节日销售。比如,某些珠宝品牌与互联网透支消费、分期消费结合,鼓励用户通过透支、分期的方式,选择价格更高的礼品。商家希望客单价更高并不奇怪,但在一个强调真情实意的日子里,仅仅用价格高低作为衡量情感分量的标尺,是否显示出这些商家对情感的误读和营销方式的急功近利

 

更何况这种营销方式还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透支消费和分期付款消费,乍一看在短时间内拉动了消费,但过度透支的后遗症不小,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也不利于金融机构本身。面对这些营销方式,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舆论也应当亮明态度,不予鼓励。

 

还有黄金红包作为黄金消费和投资的新渠道,本身就具有风险特性。而且仔细阅读一下交易规则,还能发现该产品对提现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比例并不低,投资者应当提前考虑。企业在进行营销的同时,有责任进行风险等相关提示

 

必须承认,搭车节日创新、营销无可厚非,而且从以往看,确实也有很多好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借助节日成为新的消费习惯,改变生活方式。但是,礼尚往来的本质是真情实意。新服务和新营销都必须尊重这一本质,不要变成互相攀比的产物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_chuangke@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