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要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谁还敢把耕地变成高尔夫球场?
分享至:
 (7)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新明 2017-02-12 20:24
摘要:为了创造政绩、追求GDP的增长,个别地方政府不惜运用各种手段、以城镇化的名目乱占乱用耕地,扩大建设用地,导致大量耕地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广场”、“工业园区”、“异域小镇”,使用效率却极其低下。

 

近日公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提出了总体目标:“加快构建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解读《纲要》时指出,为达到这一目标,要设置11个约束性或预期性指标。其中,到2030年“耕地保有量为18.25亿亩”作为各项指标之首,十分引人注目。


“耕地红线”已经强调了许多年,其背景是我国耕地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据媒体披露,1997年至2004年间,我国人口增长7000万,但耕地却减少了上亿亩。近年来,在加强管控力度的情况下,耕地减少趋势有所控制,但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减少的势头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据统计,2013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0万亩,2014年净减少161万亩,2015年则为90万亩。


耕地面积不仅数量在减少,且质量逐年下降。以东北黑土层为例,厚度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6.7克/公斤,与30年前相比减少了12克/公斤,降幅高达31%。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


这几年,严格控制和保护耕地的通知频频下达,国家对建设用地面积的调控力度也明显加大。据统计,全国年均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已从1985至1996年间的750万亩左右,下降到1999至2015年间的350万亩左右。但同时,一些地方乱减、乱占耕地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首要的是“土地财政”在许多地方占据财政的半壁江山,推动地方政府热衷“圈地卖地”,甚至引发“土地腐败”。同时,为了创造政绩、追求GDP的增长,个别地方政府不惜运用各种手段、以城镇化的名目乱占乱用耕地,扩大建设用地,导致大量耕地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广场”、“工业园区”、“异域小镇”,使用效率却极其低下。

 

此外,针对破坏耕地的执法也失之于软。据有关部门揭露,2006年平均每261.6件土地违法案件,只有1人受到刑事处罚,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为数不少的耕地被建成了高尔夫球场,更是有恃无恐、大行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我国18.26亿亩的耕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排在126位以后。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连印度也是我国的1.2倍。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也影响了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作为稀有物质资源,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


今天严守耕地红线,需要严格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切实扭转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观念。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数量耕地,但占地之后如何守底线、保平衡,需要各级党政机关上下联动、形成共同责任。加强耕地保护,既要坚守底线,也要解决现实问题,要修订和完善保护耕地的各项政策,认真贯彻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尤其是,要有效遏制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加速农田征用和过度扩张城市的欲望,调整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同时,既然有了红线,就应对突破红线的行为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和举报制。其中,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土地审批、供应、使用、补充和开发全过程,严格监督检查,健全土地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问责。应当明确,凡是违反保护耕地政策的,一律严格实行问责制;凡是破坏耕地行为的,都要予以严厉惩罚,保证“寸土不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