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对话高安路一小特级校长滕平:给孩子留白不是补白,补到没兴趣才可怕
分享至:
 (14)
 (1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鲍伊琳 2017-02-06 14:33
摘要:现在有的孩子学得很超前,但是他的心智发育可能并没有和知识同步,他只不过是早学了,抢跑了,但是到最后,能跑多远?

“每个孩子如此不同,但他们都可以无比精彩。”

 

校长滕平坐在记者的对面,娓娓道来。她戴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目光温暖。与她聊天的两个小时里,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可以想见,滕校长当年还是一名语文老师的时候,一定把语文课上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高安路第一小学(简称“高一”)始建于1955年,是上海市徐汇区公办小学中享有极高口碑的一所,姚明便是从这个小学毕业的。滕平从1984年开始进入“高一”执教,从语文老师到教导主任,再到特级校长,一路走来始终坚守基础教育第一线,教过无数孩子,接触过无数家长。

 

卢梭说:“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破。”在滕平眼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独特的孩子再塞进统一的模子里,用通用的标准去衡量对错,用自己的评判来丈量孩子的优劣呢?

滕平与孩子们在一起。


从“七彩教育”到“留白教育”

 

在上海的家校圈里,“高一”以其独特的“七彩教育”广受好评。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阳光自信——这是很多人对“高一”小学毕业生的印象,这需要归功于学校坚持“不一样的孩子,拥有不一样的精彩”的七彩教育,以及支撑学校育人目标的“七彩课程”。

 

“七彩教育”的理念定位,离不开校长滕平。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八大智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因此,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滕校长总说,上天不会亏待每个人,一旦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找到这扇“窗”在哪里,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每周的拓展课上,学生们有的体验对联的乐趣,有的争先恐后地用英语为动画片配音……根据不同年龄段认知特点,老师们更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七彩课程。艺术节上,没有艺术特长的孩子也能发挥想象,在白手套上绘上颜色;2009年底,学校成立了飞镖队,并凭借优异成绩被国际飞镖联合会授予“IDF中国青少年飞镖运动训练示范学校”称号……

 

在滕平看来,小学正是对世间万物萌生兴趣、主动探索的年龄,最好的教育并不是用无限多的课程填满孩子的时间,而恰恰是留出一块空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再整合资源满足他们的主动学习需求。

 

“我们要给孩子留白,没有填满的部分,要孩子自己去发掘和充实。”

 

如今,滕校长更把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未来课堂”提上了议事日程。融数学、艺术、自然、劳技、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未来课堂”,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营造一个轻松、愉悦、高互动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从校内走向校外。


每位家长都要学会自我修行

 

办学过程中,滕平带领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顺应时代背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探索“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工作日常化”的德育工作局面,从而提高学校育人的整体效果。在滕平的主持之下,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被先后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红旗大队、徐汇区未成年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的荣誉,成了这位笑称“把青春都献给高一”校长的最大骄傲。

 

“我们爱孩子,是因为他们真的好可爱!爱是一种教育,所以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面对如今中国家长普遍宠爱孩子的现实,滕平有自己的看法。

 

“如今的家长对孩子太宝贝太呵护,哪怕淋一点点雨,就不舍得。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某某学校,这一节是体育课,忽然下雨了,于是,中国班的孩子纷纷跑进了教学大楼,跑进了教室,转上室内体育课,而这时外籍班的孩子,却仍在操场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准备运动……人家老外不爱孩子了?这就是理念不一样,国内家长呵护过度。家长们总觉得:哎呀,我的孩子淋雨要感冒了啊!”

 

滕平认为,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家长自身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家长的格局决定了孩子成长的平台和界限。在家庭教育中,只有有了家长的自我圆满,才能实现孩子的圆满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圆满。因此,每位做家长的,都要不断学会自我修行。


【对话校长】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何必用统一的标尺来丈量你的孩子?

 

记者——怎么找到,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天赋”呢?

 

滕校长——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不断地观察孩子的兴奋点、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孩子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始终是关注的,绝对不会“三分钟热度”。因此,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一片天空,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一旦触发了他的兴趣,他会自己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呈现一些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很不成熟。

 

记者——有家长很满足地表示:他给孩子报了很多班,孩子学得很开心。孩子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开心吗?

 

滕校长——小孩子是可塑的,在孩子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前,家长给他怎样的生活,他就有怎样的感受。但若家长让他多经历一些,比较一下,孩子就一定知道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家长当然可以强调“学习本领更有意义”,但当不明白什么是“真正地学习”却拿来定义孩子的童年,设计孩子的童年生活,而让孩子童年缺少应有的游戏、与人交往、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这样的童年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家长自己不读书,怎能说服孩子去读一本书?

 

记者——家长如果自己没有时间读一本书,怎样说服孩子去读书?

 

滕校长——人的成长过程中,阅读很重要。现在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去补习班或者课外学习班,在教室外两小时干什么呢?刷手机。这个时代,家长都是看碎片化的东西,都不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你怎么能让孩子去读一本书呢?

 

记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了现代版,这是真正的关爱么?

 

滕校长——对孩子体能上的锻炼与磨练,国内外的教育确实差距很大。过度呵护并不好。家长有时候会跟我们老师反映说:哦哟,你批评我们家小孩,我们孩子心灵受到创伤了!其实家长你来学校看看,孩子在班级里多么阳光灿烂!家长的心理我们理解,但是,家长有时都是以自我的判断来认识自己的孩子,是“你眼中的孩子”,而不是“真正的孩子”。这是一种认知错位,作为家长,应该需要学一点孩子成长规律方面的知识,读一些这方面的书。

 

课外补习班要不要报?学习的兴趣没有了,才是真的可怕。

 

记者——您对现在“学前教育”、“课外补习”那么热,是怎么看的?

 

滕校长——现在有的孩子学得很超前,但是他的心智发育可能并没有和知识同步,他只不过是早学了,抢跑了,但是到最后,能跑多远?这么多年校长的经历,让我深感:能支持孩子在学习道路上走得远的,一定是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能认真听,边听边想,碰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做事有条理性,有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自制力等。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更多地帮助孩子实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

 

记者——很多家长蜂拥着给孩子报课外的补习班、兴趣班,因为他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报班了,自己不给孩子补习,会对孩子产生愧疚感。

 

滕校长——家长是不是“对得起”孩子,关键看孩子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将来是否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若不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去培养孩子,这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占用孩子课后时间、游戏时间,而让孩子报这个班、上那个课,拼命读书,结果,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是尽责么?

 

记者——有家长朋友问,怎样提高小孩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数学,还没有上学已经厌学了!

 

滕校长——当孩子出现学习上的厌学,大人们就必须好好地反思自己了,你的教育方法一定出现问题了。不是学习内容超出了孩子的可接受程度,就是生硬、机械的训练方法让孩子感到厌倦,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他怎么会有兴趣呢?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不能急功近利。给孩子的学习内容难易适中,学习方法让孩子接受,注重与生活联系,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懂得知识是有用的,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孩子学习中持久的动力。

 

为什么回家作业,要家长签字?

 

记者——家长觉得上班已经很累了,回家后,孩子的数学要签字,作文要看……

 

滕校长——家长检查回家作业,不是检查质量,而是关注孩子有没有认真完成。家长不是来看题目对错的,不然老师批改什么呢?如果家长替孩子修正了错误,老师就不知道这个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回家作业写字是否认真,是否守时,比如应该1小时内完成,但是他2小时后才完成,这就说明作业拖沓,原因可能是偷懒,也可能的确不会做。家长要关注的就是这个现象,然后及时跟老师沟通。

 

早学不一定学得好,晚学不一定学不好。

 

记者——据说,现在小学里拼音教学很弱化?

 

滕校长——小学阶段历来很重视拼音教学,因为拼音是孩子识字和学说普通话的工具。学生在拼音学习中的难点是拼读音节,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掌握拼音工具,在教学通过分阶段的集中学习和三个学期的滚动复习,让学生在运用拼音工具自主识字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音节拼读能力,由不熟练到较熟练,最后达到课程标准中准确熟练拼读音节的要求。

 

记者——很多孩子进入学校时,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拼音也学了。

 

滕校长——这就是家长在让孩子抢跑,现在我们有些家长特别焦虑,生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这种焦虑情绪会传染,通过“家长影响家长”,导致很多家长不淡定。觉得别人掌握那么好,我家孩子怎么办?比如关于拼音学习,在小学阶段,作为五年学习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的学习内容之一,早学不一定学得好,晚学不一定学不好,只要孩子掌握拼读方法,认真练习,一定能学好。相反早学的孩子,万一自控能力差,因为学习过了,上课不听讲了,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进步。所以,希望家长淡定,让孩子按照正常的学习节奏,一定能学得好。

 

打孩子,还是不打孩子?虽然孩子很小,但是民主、平等、公正,这种概念要建立在他幼小的心里,根植在他的意识中。

 

记者——很多家长说自己小时候是“被打大”的,现在教育专家反对“吼孩子、打孩子”,您觉得孩子需要“打”么?

 

滕校长——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经历奖惩都是可能的。但一味地表扬和一味地批评,都不是很好的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顺境也需要逆境。“打“作为惩罚手段中的一种,家长一定要慎用。只有在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明明懂得应该怎么做,却仍是犯错,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当用一些“家法”未必不可,前提是孩子接受。

 

记者——除了祭出“家法”的惩罚,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

 

滕校长——我想说,惩罚不一定需要“打”。比如,一旦孩子做错了,用做几件好事来弥补可以么?用改正另外一个缺点来弥补可以么?如果奖励孩子,也不一定是物质的。比如在校内,我们有时采取“今天我可以和校长吃一顿饭”;“和我最好的朋友当一天同桌”……效果就非常好。

 

记者——作为大人,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呢?

 

滕校长——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事,不要情绪马上上来:“你怎么又这样啦?”其实家长在说这话时,已经把自己的观点抛给孩子了,认为孩子不对。我觉得家长一旦知道孩子做错,应该问他:这件事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做的结果你喜欢么?家长引导孩子自己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分析中渐渐认识自己的问题。一旦遇到孩子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尤其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又很倔强。那就希望家长先冷处理,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家长和孩子相处,随时都在考验成年人的教育与引导的艺术。

 

记者——大人也会做错事,也要敢于承认错误。

 

滕校长——蹲下身子,和孩子平视。把自己和孩子视为一样是平等的个体,和孩子一样有错就改。这样孩子才会更尊重自己。

 


【人物简介】

 

滕平,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获得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章,上海市徐汇区领军人才。

 

(本文摘编自2月5日出版的上海《支部生活》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转载前经过作者修改 | 教育栏目主编邮箱:xrz030@jfdaily.com | 图片来源:高安路第一小学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