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上海街头记忆③|小河环绕的上工新村,一代人的儿时记忆(上)
分享至:
 (4)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勋 2017-01-18 17:25
摘要:一位成长于上世纪50-60年代新村,如今身在异国的老上海人的新村记忆。

前言:

在上海,你可能会听到人们滔滔不绝地谈论石库门弄堂里“72家房客”的传闻,也可能会听到人们津津有味地讲述那些花园洋房里“上海滩”的文化,但可能会很少听人提及那些50-60年代新村里的往事。而那些年代匆匆而去的新村往事,却是上海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上海不同时期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欣赏和细细品味。


 

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我茫然地在空中飘浮着。忽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昏黄的电灯和惨白的日光灯光透过一些新村楼房的窗口,但我看到的那幢熟悉的楼房却是黑暗的,我赶紧飞了过去,飘浮在那再也熟悉不过的三楼阳台外。

 

通过阳台门上的玻璃窗,我清晰地看到了房间里爸爸和妈妈那熟悉的身影,我赶紧跳到阳台上,拉开那扇虚掩的阳台门走了进去,但他们人影一闪,却都已不见了。我急了,赶紧几步穿过房间,再拉开了房门,走到了走廊上,往左一看,邻居家的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而白色的蚊帐却在随风飘荡着。我再打开了走廊门,看见外面只是安静而空旷的楼梯,对面的走廊门却也是紧闭着。忽然,我耳边好像又听到了前面阳台上的人声,便马上转身再次穿过房间,返回到了前阳台上,可是除了黑夜却了无人影。我异常失望,飞越过那红瓦尖顶的楼顶,张望着那楼下石头铺成的街道,但那里却也是静静的空无一人。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阵铃声,眼睛一睁,天已大亮,原来,刚才那是在梦中。

 

我赶紧起身,打开了电脑,通过地图软件,找到了上海。从卫星地图上看到了那一幢幢熟悉的楼房,往事如烟,我仿佛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童年,那里便是我曾经生活和成长的上工新村。

 


 

【当时设施最好的新村之一】

 

上工新村(原和田路1950弄)建于1957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最初是上海工学院的教师新村。上世纪50-60年代的上工新村坐落在当时农田成片、水网密布的闸北公园以北,周围是一片片绿色的农田,和无数的充满鱼虾的沟渠小河。它东邻上海工学院,北面是一条近10 米宽的自东而西的无名小河,这条小河也是当时上海工学院的北部边界。

上工新村手绘图

 

小河以北是成片的农田和附近的几幢红色砖楼房的广中新村,小河往西在到达南北方向的共和新路时,转而向南与宽阔的共和新路平行。最后,小河又流入上海工学院的校园,一路向东,弯弯曲曲的呈弓字形,拐过当时上海工学院用毛竹和油毛毡建的风雨操场,途经当时的男生宿舍楼,一座水泥弓形小桥,和学院食堂,一直通到当时的上海工学院冶金系大楼附近。

 

这条近乎于长方形的小河弯弯绕绕之间,上工新村几乎是被她包围起来的。小时候曾有听说,当时这条无名的小河曾是安静的俞泾浦的分支, 还连到当时南面弯弯的柳营河(今天的柳营路),东面接到宽阔的黄埔江,流向滚滚的长江,最后汇入那广阔的东海。

 

那时的上工新村是有六幢红瓦片尖楼顶,淡黄色外墙的三层楼房组成,它们都坐南朝北,自北向南呈三排,从东往西有两列。

每幢楼上对应着的“老虎天窗”

 

在每一幢楼房的门牌号的门洞里,有两扇漆着绛红色的木制大门,里面是两格楼梯和一间楼梯下的小小储藏室。在有四个门牌号码的楼的门洞里,穿过二扇漆着绛红色的木制大门,顺着里面的木质地板楼梯往上走,楼梯在每一层楼之间都有一个转角,在每个转角上都有一个朝北的用来照明和通气的小窗口。每一层楼上各有东西两个套间,套间里使用煤气的厨房、带浴缸和抽水马桶的卫生间、铺木质地板的小房间等一应俱全。在当时,上工新村可能是周围地区中生活设施最好的居民新村了。

 

当时,每一幢底楼朝南的住户们,往往会用灌木丛等围起一个个小院落,里面或种花草,或养家禽等。而南阳台的住户们往往会放养各种金鱼,如水泡眼、黑珍珠、虎头等,或种植一些花草。比如,我喜欢种一些不同颜色的菊花,太阳花及能从一叶开始生长的宝石花。

 


 

【大草坪上和街头的欢乐】

 

新村的两幢楼之间,是一片一幢楼大小的大草坪,四周由许多低矮常青的冬青树环绕,冬青树外面则是用石头铺成的人行道路。

 

这里是当时上工新村的小孩子们主要玩耍的地方,当时我们常在大草坪玩摔跤,比试着看谁最能摔倒对方。我们还在大草坪上玩跳马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人先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然后再身体弯腰90 度,最后是双手抱头站着的三种姿势,其余的孩子们排着队,先助跑一段距离,然后双手撑一下做跳马的人,从他的上面像跳马一样的跳过去,谁要是跳不过去,就得成为下一个被跳马的人。

儿时玩的跳马游戏

 

有时我们玩累了,就索性仰面朝天地躺在大草坪上,一双双小眼睛盯着蔚蓝色的天空。那时的天空蓝得如此地纯粹,一朵朵白云慢慢地浮游着,不时有附近军用机场起飞的战斗机成双成对飞过,耳边传来阵阵轰鸣声。这样悠闲和辽阔的时光,常令我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对未来无限的遐想。

 

儿时的记忆里,自然少不了时不时来叫卖的小商贩。炎炎夏日,每当听到“啪啪啪”醒木敲击木板箱的声音,就知道骑着“老坦克”自行车、后座上驮着一木箱棉花垫包着的棒冰雪糕的小贩来了,孩子们会马上向父母亲要点零钱,然后冲下楼去,买4分一根的棒冰,偶尔也会买8分一根的雪糕。那时的棒冰基本是盐水,红豆和绿豆的。

 

修床的小贩则是在新村里穿来穿去,大声吆喝着“坏的综绑藤绑修哇?”磨刀的小贩肩扛带有磨刀石的小凳,踱着方步,不急不慢的吆喝着“削刀磨剪刀了”。卖麦芽糖的小贩更喜欢用麦芽糖来换取小孩子们手里的废铜,他会根据废铜的大小重量,在一块圆饼状的麦芽糖上用小锤和一小块铁板敲下一块麦芽糖来换给小孩;还有那背着弯弓、带着弹花锤专门修理旧棉花棉被的弹棉花小贩,也是我们追看的对象。

 

爆炒米花的小贩一般不会花大力气吆喝,他往往喜欢选择在新村东西部的中间地带做生意,只要他一进新村,眼尖的孩子会马上回家去拿米来排队,小贩只管“呼哧呼哧”地拉着风箱,那响亮的爆米花声、喷香的爆米花,可是最好的吆喝。

 

我最喜欢看的,是卖小鸡小鸭的小贩。望着那满满一萝筐活蹦乱叫的小鸡小鸭,一身黄色毛绒绒的,满口“叽叽”的叫喊声,非常可爱。许多居民会买几只小鸡小鸭,住底楼的将小鸡小鸭养在院子里,住楼上的则将小鸡养在阳台上。小鸡长大了,清晨雄鸡啼鸣,白天母鸡下蛋,发出“咯咯嗝个蛋”叫声,整个上工新村到处充满着生气。偶尔,还会有吆喝着“登鸡啦”的专门给鸡做阉割的小贩,他能用一把小刀,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只鸡很快给搞定了。

 


 

【有关知了和蝙蝠的记忆】

 

暑假期间,小学会将每个班级的学生按居住地分成一些个小小班。每天上午,我就会像其他同学那样,拿着家里的大方凳做桌子,小凳子做椅子,带着小书包,来到隔壁班长家的门牌号前的空地上,和小小班上的其他同学围坐在一起,做起学校安排的暑假作业。那时的暑假作业有厚厚的一叠,有数学,语文等各个学科,学校通常在暑假前,就已将所有的暑假作业具体安排到每一天做多少功课了。

居民种下的石榴花

 

通常小小班在上午开始,临近中午时结束。下午,一般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知了在树枝上叫的最欢快的时间。那时最常见的是一种全身黑色的知了,它叫的“吉”声很响。每当它叫得最为得意之时,它那略尖的尾部便会高高地翘起。另一种灰褐色花纹的知了,比黑色的知了要小很多,声音略微尖细一点,它往往喜欢直接趴在粗糙的树干上,与树干混成一色,较难分辨。还有一种身着淡青色被我们称为“叶时达”的知了,身体略细且较为圆润,叫起来时整个后半部会随着叫声而有节奏的不停地抖动。

 

每当树上一只知了开始吟唱时,附近其它的知了会迅速附和,很快就会演变成为一场知了们的大合唱。我们有时会轻轻地接近停在低处的知了,直接用手轻松地抓到它们。趴在较高树枝上的知了,就把一些面粉放在布块中,先在水龙头下冲洗成面筋,而后用它来放在长竹竿的另一头,用来粘住它们。有时也会用塑料袋,绑在长竹竿一头的铁丝上来套知了。但有时知了会从被套的塑料袋中轻松地逃出,因为那塑料袋的口总是张开着。

 

每当知了要逃跑时,它总会发出吱的一声,同时,从它尾部会突然射出一股细长的尿水,从天而降。那时常常会在树下根部或是树干上看见空空发黄的蝉壳,那是知了们晚上从树根下的泥地里爬出后留下的,但我却从未看到过它们脱壳。

 

有时,我和邻居小伙伴们会在草地上追赶着去捉那一蹦一蹦的蚂蚱,抓住蚂蚱后捏住它的双腿,看着蚂蚱挣扎时一上一下的对着自己鞠躬的样子逗乐。我们还会去爬树,去抓螳螂,天牛和甲虫玩,记得天牛有黄色的,或是黑色的并在其背上有着白色斑点。那些甲虫根据其色彩我们称之为金雾虫,银雾虫。我们会用缝衣线拴着抓到的天牛或是甲虫,在地上或是阳台上,拉着拴住的线一头,把天牛或是甲虫扔向空中,然后,看着它在空中飞舞,非常有趣。

 

傍晚时分,在集体宿舍楼顶人字形的屋檐下,常常会看见成群的蝙蝠们会像下饺子一样的一个个地从缝隙中掉下来展翅飞翔,开始它们新的一天。而我们有时则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拿着小板凳从家里出来,聚在一起纳凉聊天。夏日的夜晚,星星总是那样的清晰闪烁,而月亮却也是那么的明亮皎洁。

蝙蝠会下饺子般从缝隙中掉下来展翅飞翔

 

(题图来源:百度地图 文内图片均由作者提供,原文有删节。栏目主编:李宝花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renwoxinggy@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