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仅交大同济上大3站?地铁站用大学命名有意义,但也需一事一议
分享至:
 (5)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01-15 18:28
摘要:为啥现在只有交大、同济、上大站?是不是所有经过高校设站的地铁站,都用那座高校来命名呢?“没有这个必要。”

在上海14条轨道交通线的360多座车站中,目前只有3座以大学命名的地铁站。为此,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安琦等人递交提案,建议途径大学的地铁站,尽可能以大学名字命名,这一提案这两天也再次引发市民热议。

 

那么,沪上各类高校多达60余所,不少高校还拥有多个校区,以高校命名地铁站究竟如何是好?

 

站名里没有上音也没有上戏

 

“大学是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市政协委员安琦表示,目前上海以大学命名的地铁站名仅有:10号线设置的交通大学站和同济大学站,以及7号线设置的上海大学站。他以尚未开通的15号线为例,站点设在华东理工大学东门边,命名却是“百色路站”,而百色路仅为全长2.1公里的小路。

 

由此,安琦联合钱世超、朱家文、王艳芹、谭文松、钱锋等5名委员递交了相关提案,提案人超过半数为华理教授。6人建议,在规划建设的5号线南延伸、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13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轨交中,凡途经各大高校的地铁站点,以此基本原则用高校命名为好。

 

事实上,早在八九年前,就有高校教授提出地铁站名与大学名的关系问题。原上海戏剧学院宣传部部长张生泉教授便提出,“上海音乐学院”的站名为什么不可以替换一号线的“陕西南路”站或者“常熟路”站?尽管上戏门口没有地铁,但分别位于延安中路、华山路的前后校门经过公交车15条以上,在门口设有车站的也有近10条,均没有上戏的名字。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也认为,其实地铁站与地铁报站中,尽可能多地用城市中有文化内涵或历史底蕴的名字来命名,更加体现整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他不赞同目前更多采用的商业性甚至广告性命名,认为这种现状应该改善。

 

 

因地而异因校而异还需论证

 

那么,是不是所有经过高校设站的地铁站都用那座高校来命名呢?

 

“没有这个必要。”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命名地铁站是否用大学校名,应当实事求是,一事一议才好。这位华东师大前任校长,也以自己熟悉的高校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他认为,目前3号线、4号线与13号线换乘的“金沙江路站”就可以命名为“华东师范大学站”,其中有其充分原因。这一方面在于站名即路名本身容易引起混淆,由于金沙江路很长,13号线也沿着金沙江路向外延伸,而且同时设有“金沙江西路站”。用相交的路名,如“中山北路”来命名这座地铁站也不适合。在此情形下,应当优先考虑文化地标,而附近主要文化地标当属丽娃河畔的华东师大。

 

但另一方面,建设中的15号线也将经过华东师大闵行校区,而俞立中认为:这一站“没有必要以华东师大命名”。原因在于,公众对华东师大的主要地理概念在于中山北路校区,不在闵行校区;同时,与华东师大闵行校区“门对门”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而同样,上海交大的主要地理概念在徐汇老校区,那里也已有“交通大学站”命名的10号线/11号线换乘站点。因此,经过两校的15号线站点以“紫竹园区”命名有其客观理由。

 

在俞立中代表眼中,是否以大学校名命名地铁站要因地制宜,针对个案进行比选。原则上,在不造成站名路名混淆的前提下,应以文化特色为先,符合民众认知与社会共识。

 

当然,若地铁站凡能用大学命名都“一刀切”命名,则可能造成各大高校之间的“攀比”,毕竟申城传统意义上的985、211院校,仅10所左右——其他数十座各种类型高校是否也可作为地标命名地铁站?地铁名与高校名的关系会不会被视为一种“校际差别”?这值得严谨商榷,也必须辩证科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