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这个冬天,崇明东滩有了天鹅湖
分享至:
 (6)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迪思 张春海 张海峰 海沙尔 2017-01-19 07:00
摘要:据上周最新观测数据,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内,有60只小天鹅在越冬。这是近20年来,同一区域内小天鹅栖息数量最多的一个冬季。

在崇明东滩拍摄越冬候鸟,已有十多年。但这个冬季,无疑是收获最丰满的一次。镜头中珍稀鸟类频频现身,更可喜的是,这些客人似乎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神经高度紧张,多了不少从容和优雅。

 

 

据最新的官方数据,今冬观测到抵达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共有43种28264只(次),珍稀濒危鸟类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其中,湿地旗舰物种、明星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头鹤,自2016年10月下旬开始陆续来到东滩,目前数量已上升到82只,此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23只。更为可喜的是,在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治理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范围内,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60只。这是近20年来同一范围内小天鹅数量的最高纪录,以往,只发现数只小天鹅零星分散逗留。还有此前已在崇明东滩“消失”十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今冬也在保护区内出现。

 

通过摄影镜头,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些来自远方的“贵客”。

 

 

小天鹅和野鸭,豆雁还有鸬鹚


在东滩,综合考虑颜值和姿态,得分最高的候鸟是小天鹅。它们每年10月开始到崇明越冬,次年3月再飞回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繁殖。60只小天鹅集中在东滩生态修复优化区内越冬,是近年来头一次。它们“拖家带口”的场面非常温馨浪漫。那些在北方出生,还不满一岁的亚成体小天鹅跟随父母,完成了生命中第一次远航,飞抵东滩,在这里度过第一个冬季。

 

一头一尾是有黄色嘴基的成年小天鹅,中间的都是亚成体,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有爱?

 

 

偶尔也有激烈交流的时候。

 

 

但大多数时刻就是这样美丽而安静。

 

 

起飞时,又是那么有力量。

 

对于方向感这件事,它们从来不会有任何疑惑。

 

在飞行的队伍中,每一只都清楚自己的位置。

 

就这样消失在夕阳里。

 

天鹅群里,经常会混有几只黑色的鸬鹚。

 

鸬鹚也有黄色的嘴基,但是目光和气质属于另外一个次元。

 

同样讲究列队飞行的还有豆雁。

 

野鸭和小天鹅属同一族,都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却是最不“淡定”的候鸟。只要有一只发觉风吹草动,大家立刻振翅一通乱飞,完全不考虑方向和队形。经常是因为野鸭的躁动,连带惊扰了天鹅。为何野鸭会如此“神经质”,保护区专业人员的回答有些让人伤感:由于种群巨大,进食鲁莽,野鸭是偷猎、投毒者的优选目标,最容易群死群伤,所以才会这样小心翼翼地求生存。目前,崇明东滩越冬的雁鸭数以万计,在保护区内,它们的生活是非常安适的。

 

 

起飞,起飞。

 

 

白头鹤


东滩“最尊贵”的客人是白头鹤,这种大型涉禽目前全球仅存1万只,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白头鹤在全球的越冬地稀少,其中近90%在日本南部越冬。每年来崇明东滩过冬的近百只白头鹤,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与其他大型的涉禽相比,这是一种“高傲”的鸟类,与人类保持的安全距离在800米左右。每一次拍摄白头鹤,永远是先听见鹤鸣,然后发现天边的一群黑点,在滩涂沼泽跋涉一小时后,最终只能在距离它们800米远的地方止步,目送鹤群振翅高飞,远远地消失在视野中。

白头鹤对饮食非常挑剔,喜欢海三棱藨草的球茎和种子,对气味怪异的食物有很高的警惕性,采食过程很有"君子风度",从不暴饮暴食。也是因为这样的“高贵”习性,被盗猎、毒杀的概率比雁鸭类要低很多。

 

远方,正在降落的鹤群。

 

 

约700米左右拍摄到的白头鹤,这是记者与鹤群距离最近的一次。

 

除了警惕性高和讲究饮食,白头鹤的“贵族”气质还体现在稳定的家庭、种群关系,雌鸟和雄鸟一旦结为伴侣,夫妻几乎终年形影不离。一般夫妻的年龄也略有差异,雄性大于雌性一岁以上。

白头鹤常被誉为"爱情鸟","以鹤为媒、白头偕老"。

 

不过,白头鹤的亚成体偶有离群出走的时候。“青少年”大概需要一些时间,自己静一静吧。

 

难得近距离偶遇,拍摄到一只白头鹤亚成体。

 

同为中大型涉禽,大白鹭、苍鹭等生活较为随意,近距离拍摄的机会也相对较多,它们似乎不太计较与人类的距离。记者曾在芦苇荡中偶遇一只大白鹭,这个“凶手”惊恐地飞起后,地面上留下了一条刚刚捕获的大鲫鱼。

 

大白鹭,脖子太长,飞行时需打个弯儿。

 

芦苇荡中,休憩于暮色中的夜鹭。

 

在鹭鸟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的气质又要高一些,喜欢远远地躲在芦苇荡后,机警畏人,很难接近。

黑色扁平勺子嘴,就是琵鹭的显著特征。

 

飞行在空中的琵鹭,嘴长脖子短,队形成波浪状,气质独特。

 

 

鸻鹬类


东滩观鸟,鸻鹬类候鸟可能很容易被忽略。但是,一阵风浪袭来,黄褐色的滩涂上,刹那间会飞起一片乌云,一转眼,乌云却又变成了一道雪白的闪电。这就是成千上万在滩涂潮汐间觅食的鸻鹬类候鸟。

 

 

鸻鹬类候鸟,种类繁多,大小不一,黄褐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是滩涂上极佳的掩护色,伴随着极速变向飞行,时而淹没在滩涂中,时而又消失在天空里,天敌很难发现。

 

 

 

 

 

飞行极速、姿态多变的黑腹滨鹬。

 

 

近距离细看,在滩涂上觅食、休息时的黑腹滨鹬萌态可掬。

 

这是一群灰斑鸻。

 

还有三只大杓鹬。

 

与天鹅和白头鹤相比,鸻鹬类的颜值似乎朴素了些,但这些滩涂湿地行者却是地球上飞行能力最强的候鸟。鸻鹬类每年在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之间迁徙,飞行距离12000公里,一年来回就是24000公里。崇明东滩是它们横跨南北半球迁徙路途中重要的中继站,在这里它们补充食物积蓄体能,为继续远行做准备。三月下旬到五月旬,从澳大利亚飞来的鸻鹬类过境东滩,六月飞抵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繁殖,八月初开始南返,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再次过境东滩,十月下旬开始陆续抵达澳大利亚。研究发现,鸻鹬类迁徙飞行速度极快,大滨鹬仅需2天就能从崇明飞到鸭绿江口。

 

 

修复的栖息地


2013年,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修复面积24.2平方公里,修建围堤26.9公里,开挖随塘河50公里,营造各类鸟类生境岛屿、浅滩、沙洲近10平方公里,涉及土方近1000万方,形成海三棱藨草和海水稻等鸟类食源地近2平方公里。经过6年的奋战,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在这个冬季开始显现,以小天鹅为代表的越冬雁鸭数量明显回升,且大量聚集栖息在保护区生态优化区内。

 

 

 

 

 

生态修复工程优化区域内的湿地环境。

 

小天鹅等鸟类的回归,并集中在优化区域内长期栖息,对在崇明东滩坚守奉献十多年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喜讯,这意味着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

 

 

 


摄影报道:章迪思 张春海 张海峰 海沙尔

编辑邮箱:mirror95228@qq.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