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今年去崇明三星赏花跑“半马”:土地整治正从田头工程转向价值发现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17-01-12 18:16
摘要:土地整治是从注重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演变到生态功能的过程。

崇明岛西,明珠湖畔,一场乡间半程马拉松赛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今年四月,在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希望能为全国运动爱好者提供一个具备花海景观的运动赛道。”崇明区三星镇镇长有胜健说。到2016年底,三星镇以海棠种植为重心的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完成逾1000亩,环形干道约22公里,恰好是半马赛程距离。


就在两年前,三星镇还是低效工厂和重污染小作坊遍布的“脏乱差”小镇。如今,环顾三星镇四周:主干道平整开阔,周边环境优美整洁,树林依稀掩映着健身步道。在萧索的冬季,依托廊道的“海棠文化节”、“海棠一号”地域优质农产品品牌发掘、“婚庆经济”等一连串活动策划案被讨论地热火朝天。


海棠之乡:从基础薄弱走向内涵丰富


“在崇明当地,三星镇给人的印象就是落后。”有胜健坦言。由于三星镇地处崇西,交通不便,工业发展空间有限,经济发展过去一直处于崇明区末列。


“借助土地整治平台,三星镇正不断挖掘出当地价值。”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主任顾守柏介绍。传统土地整治主要围绕发展规模农业,针对田、水、路、林进行整治。作为上海市11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之一,三星镇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由于地处崇明生态岛,三星镇的功能定位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以绿色生态、田园休闲为特色,建立以森林游憩、农村生活体验、科普教育、野外拓展为主的生态景观,改造涉及4个乡村,总面积达1.66万亩。作为配套工程,三星镇同步实施全镇域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无缝衔接郊野单元规划,平复还耕,截至2016年底已实现低效工业用地减量面积260亩。

三星镇健身步道干净整洁 图片来源:三星镇

 

项目推进过程紧紧围绕“土地整治+”的理念,结合崇明区自身的生态特色,与高校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试点,进行地方乡土动植物普查,提升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挖掘当地生态科教资源。此外,市区两级还合作探索农业生产方式转型,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吸引现代农业企业入驻,凭借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转型。比如,选址在三星镇育德村的华东地区最大的养鸽基地上海中鸽实业有限公司,年白鸽出产量200万只,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对周边居民的经济有显著带动作用。“酒香也怕巷子深”,依托土地整治平台,三星镇正着力宣传地方特有的“三白文化”(白山羊、白鸽、老白酒),不仅推进高附加值的白山羊与白鸽养殖规模、增建保种场和扩繁场,同时深入挖掘农产品文化价值,连大米包装也被精巧可爱的麻布袋所取代”;此外,“海棠一号”地域优质农产品质量体系也在筹备当中。“从老白酒到大米,所有三星镇出产的农产品只要达到优质标准,就可以使用统一标签、整体包装。”有胜健说。


铺开三星镇的五年发展规划,处处可见当地人的“心思”。依托二期廊道建设和“海棠之乡”称号,打造海棠文化节,并将园中苑和景观建筑打造成为婚纱外径拍摄基地,探索婚庆经济路径;凭借田、水、路、林改造,打造大地艺术节,培育现代民宿经济,发展观光旅游,增加农业附加值;半程乡村马拉松赛事、乡村自行车骑游等体旅活动也在逐一落实。


“通过土地整治+生态/文化/体育,三星镇要成为都市人唤得起回忆,系得住乡愁的乡村田园式休闲空间。”有胜健说。


“软硬兼施”:从工程建设转向价值挖掘


市土地整理中心实施管理科科长刘伟带着团队跑遍三星镇,他们觉得这里还能深挖景观功能,将项目区与外围的明珠湖、西沙湿地等串联起来,打造一条游线。土地整治就是要通过挖掘乡村的生态、文化功能,让当地人发现“自己守着一个宝贝”。在已实施的松江新浜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搬迁1127户农家后,石磨、水缸等被老百姓废弃的生活用具被专门收集起来,通过雕塑和绘画改造成艺术品,“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这一试点深深地影响了三星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和发展的整体思路。

村民废弃的水缸被改造成艺术品,成为当地一道风景线 图片来源: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

 

土地整治为何要从注重工程建设转型到价值发现?顾守柏认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存量”发展战略下,既要解决土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问题,还要探索有限空间的复合功能。“传统土地整治一直站在农业农民角度梳理和整修田、水、路、林,目的仅仅是满足农业生产自身。但生产功能占乡镇整体功能的比例可能只有10%。”在刘伟看来,上海农村地区的农事体验和休闲旅游功能要大于生产功能。因为上海有2400万常住人口,多数为城市人口,周末短期游、郊野游需求量与日俱增。“只有将市民和农民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挖掘出不同的乡村价值。”

土地整治是一个综合施策和大区域治理过程,近年来,市土地整理中心不断致力于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效用,吸引科研院所、体育运营机构、艺术机构等创新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并搭建多个传播平台传播绿色理念;同时结合不同项目区特点以及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运作,为当地发展观光农业提供接口、留足空间。金山廊下的郊野公园,就是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通过种植彩色水稻排列成图案、举办半程乡村马拉松等创意,带来了不少人气。金秋十月,前往廊下稻田赏景和航拍的游客络绎不绝。

土地整治后的村镇风貌 图片来源: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


廊下的半马赛事、健身步道、郊野公园开园等都有市土地整理中心团队参与策划的身影,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的年轻人要兼顾规土专业技术和活动创意策划,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活动方案到夜里。团队还借鉴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农庄农场建设经验,让郊野游在农家乐基础上继续拔高,不仅兼具教育和游玩功能,还要在衣食住行上精致化,靠创意吸引游客。


政府引导:提高农民增收积极性


土地整治是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演变到生态功能的过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工作,土地整治在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更关注乡村地区的综合生态问题。上海“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也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创建“土地整治+合作社\乡建\文化\体育……”等一系列“土地整治+”模式。2012年上海明确提出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2013年正式启动试点,以土地整治为载体,不改变原有农业生产、林水涵养功能,不改变原有自然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通过拆除区域内污染企业,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政体,梳理、恢复自然功能,提升农耕文化,补充必要的休闲游憩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体验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的需要。


包括三星镇在内,上海11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与7个郊野公园规划手法一脉相承。顾守柏认为,政府部门要首先做好引导工作,用景观生态手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发展与生态相关的周边产业,才能激发农民增收积极性。

上海市第一批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嘉定镇外冈镇,通过整理复垦后收获了紫糯米、大米、稻谷等。图为用地块收获的紫糯米、大米、稻谷粘制而成的作品。作者 李汝康


“市场看到有实效就会马上复制和推广。”顾守柏说。由市规土局牵头于6月25日“全国土地日”在金山廊下举行的12.7公里“健康走”,在松江新浜举行的稻田足球赛等“生态+体育”的活动创意被当地人保留下来,确定为每年固定节目吸引游客。其它乡镇也纷纷仿效,推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旅游活动。

稻田足球赛已经成为松江新浜的保留节日  图片来源: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


顾守柏认为,土地整治当前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土地整治支撑地区整体区域功能转型,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比如,新进入驻崇明的上海臻岛禾种植合作社流转整治好土地5000亩左右,未来还将继续以传统农业为基础,打造无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在新安镇建设特色明清小镇,带动旅游业发展。


“土地整治作为基础项目,对资金引导会有带动作用。只要发展理念、功能定位找准,配套基础设施做好,后期投资会同步进来,相关产业自然就会发展起来。”顾守柏说。

 

(编辑邮箱:shhcggkj@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