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上海第八批援疆干部昨回沪——写在墙上的“谢谢”带回上海的“胡杨”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抒怡 2017-01-06 11:12
摘要:留在墙上的"谢谢",是一个普通喀什人的心声。

从上海的黄浦江到喀什的叶尔羌河,约4200公里;从2014年2月22日至今,超过1000天。昨日,上海第八批援疆干部载誉回沪。上海援疆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3年来,累计安排援疆资金63.19亿元,援助项目377个。2014年以来,上海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接近25%,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居喀什12县市前列。


第三方对上海援疆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显示,第八批援疆项目的实施在改善当地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而这份“优秀”的成果不只停留在纸上,更深入喀什当地人民的心中——在上海援建泽普县的分指挥部宿舍楼,外墙上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汉字:“上海的人们,谢谢!写的人:艾孜买提江。”除了名字,这位艾孜买提江没有留下其他的信息,至今,援疆干部们还不知道谁是艾孜买提江。留在墙上的,是一个普通喀什人的心声。

 

连着民心的民生项目

 

3年前,第八批上海援疆干部刚刚抵达喀什,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难题:如何承前启后,形成上海援疆的特色和优势?在3年摸索中,援疆干部们的最大感受是:“上海援疆,民生为本。民生连着民心,民生才能获取民心。”


这连着民心的民生项目,是当地农牧民的新房子。3个月前,莎车县恰尔巴格乡的村民吾布力·喀斯木还居住在村东头一地震就墙倒一片的土坯房里,如今已经搬进了按照抗八级地震设防的新家,他的新房获得了上海援疆资金补贴1万元。3年来,上海援疆资金累计支持10万户富民安居房和定居兴牧房建设,使近50万名农牧民直接受益。农牧民从过去低矮破旧的泥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房,集中居住点的水、电、路、桥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到位。


这连着民心的民生项目,是当地人的健康。77岁的托合提·苏普尔格左眼刚刚进行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手术的费用全部来自上海援疆资金。感受到上海人民无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通过“三降一提高”公共卫生项目,上海对口支援四县的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三降”项目入选世界卫生组织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交流案例。上海对口支援喀什二院成功创“三甲”,并形成组团式援疆新模式,受到中组部、国家卫计委等5部委推广肯定。


这连着民心的民生项目,是当地年轻人的未来。在莎车县一所上海援建的职校里,男孩子们正热切地围着一辆上海大众的汽车学修理,已经有学生出师了,计划在县城里开一个修车铺。学校里另一个实训车间里,女孩子们正在学裁缝,这些年,上海老师教出的学生,参加了新疆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拿了好名次。她们的职业规划,是回乡里开个服装店或裁缝铺。这与3年来上海职校高校不断投入援疆,并成立“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息息相关,该项目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全面深化改革“试点、试验、示范”的唯一援疆项目。人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目前上海对口支援四县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已连续两年达到100%,基础教育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73%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翻一番,达到97%。


这些民生项目获得民心了吗?老百姓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在援疆干部离开莎车县城时,两位维吾尔族老乡特意赶制了一面锦旗送来,上面写着“情系困难群众,无私援助奉献”,落款,是阿热勒乡萨万拉村全体贫困户。

 

行李箱里的胡杨木片

 

 

在回上海的行李箱里,好几位上海援疆干部不约而同放了一小片胡杨木。


他们说,胡杨千年不衰的生命力,正象征着援疆精神。这三年,胡杨与上海援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泽普县金湖杨景区,叶尔羌河的支流从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内缓缓流过,胡杨林在河面上的倒影,如同金子漂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泽普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漂着金子的河”。但以前,美景没带来多少经济收益,由县林场改造而成的金湖杨景区,由于开发水平低,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


改变,从金湖杨旅游产业的开发说起。在上海援疆团队的支持和投入下,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南疆首个5A级景区后,各项配套不断完善,2015年,景区实现年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成功带动485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39岁的努尔期曼·吐雷普在景区内经营农家乐,以前种地月收入不到2000元,但现在年收入能达30万元,这两年他们家添置了空调,购买了一辆皮卡车,还装修了房子。


搭上旅游业这辆“顺风车”的还有68岁的木沙·奥斯曼,在一年多前,他是一位普通农民,如今他是巴楚县红海湾景区内的演员,每个月能领2500元工资。


改变不仅于此,土特产也有“新花样”。莎车县的特产巴旦木,成了上海援疆团队“甜蜜产业链”的重要抓手。3年来,共有1.75亿元上海援疆资金持续支持巴旦木产业,推动建成了105万亩巴旦木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增收不少。还有泽普的红枣、巴楚的羊肉……上海援疆人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用项目落地的方式来带动当地发展,也带动了就业。


再进一步,如果让这些特产也能实现“互联网+”,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3年来,上海对口援建的四县涌现了很多挂有电子商务服务点铭牌的“村口小店”,农民网购,快递到村,比集市还便宜。同时,当地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向外辐射影响力。为促进巴楚甜瓜的销路,巴楚县通过主流电商平台,推广当地的“库克拜热甜瓜”,并给它取了更有传播力的网名“巴楚留香瓜”。瓜农们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们的培训下,学会科学种瓜,“互联网+扶贫”的方式提升了甜瓜的品质。目前,巴楚留香瓜正走进上海,走向全国。


上海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杨峥告诉记者,从第八批援疆工作的中期开始,以产业促进就业就已经成了上海援疆的“头号工程”,他们的工作方向是,将喀什当地特色产品和上海优势产业进行结合,搭建产业平台。数据显示,3年来,上海援疆人共推动引进各类产业援疆项目152个,累计投资96.6亿元,新增就业2万多人。

 

离不开的喀什“亲戚”

 

回沪的上海援疆干部,最舍不得的,是喀什的“亲戚”们。


在抵达喀什后,指挥部领导带头与莎车县伊什库力乡14村、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喀斯喀艾日克村等村庄的4户农户结对子“认亲戚”。之后,莎车、叶城、泽普、巴楚的上海援疆干部,以及喀什二院的上海援疆医疗队员们,都在遥远的边疆农村,有了“亲戚”。


结对不光为了物质扶贫,也可提供“精神食粮”。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开始,在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人才民生组的直接指导下,喀什大学上海援疆教师工作队与喀什大学附中的各族学生,以结对的形式,在思想、语言、课业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较有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教师们的带动下,上海对口支援莎车县、叶城县、泽普县、巴楚县的援建干部,分别与喀什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结对活动。


沪喀两地交流更密切了。3年来,上海与喀什各街镇、学校、医院之间等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共建。闵行区7个街镇与泽普县2镇5乡开展合作,在援疆资金之外以多种形式助力扶贫攻坚。浦东新区祝桥、高东、惠南三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莎车县阿斯兰巴格等3个乡的卫生院建立交流帮扶关系。各单位每年组织近千名喀什各族青少年赴上海开展“青少年手拉手”活动,这一活动已成为民族团结的特色项目。


这种交流也体现在文化领域,通过两地的文化交往,喀什的特色文化走出新疆、走进上海,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当地也落地生根。2016年,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邀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打造了“十二木卡姆”原创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并由上海演员手把手教莎车县文工团的演员表演,为当地留下了精品剧目,在莎车和上海演出时,广受好评。上海演员带教莎车演员,上海编剧带教喀什传统艺人,上海电视台的志愿团队帮助喀什电视台策划节目、包装频道、培训人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合作开辟了文化援疆的新模式,而这种模式才是文化援疆的意义所在。


第八批援疆干部离开了喀什,但与当地群众纽带未断、联系还在……有上海援疆干部深深感叹:“一次援疆路,一世援疆情。三年援疆,我们收获的比付出的更多……”

 

编辑邮箱:alexklj@126.com 图片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