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追问2016④】“逆全球化”:世界会好吗?
分享至:
 (19)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骥 2016-12-31 07:00
摘要:2016年即将在意外不断的乱局中告别,我们会迎来一个更乱的2017么?

 

2016,似乎“天下大乱”。

 

英国脱欧,出乎意料,这是欧洲一体化遭遇的重挫。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选中民粹主义、保守主义、保护主义的声浪不绝于耳。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危机笼罩下的欧洲,排外、封闭思潮泛起,极端政党纷纷攻城略席,特朗普的崛起更是对他们的鼓舞。明年欧洲是否会成为“黑天鹅湖”,这是人们的担忧。

 

还有不少国家,发生了非正常领导人更替——英、意总理因公投失败下台,巴西、韩国上演弹劾风波,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充斥着“逆全球化”的调头。

 

“逆全球化”是2016年扔给世界的一个悬疑。它真的是一个全球性趋势吗?乱象丛生之后,全球化的大门真的会关上吗?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否会陷入封闭,进而由封闭导致进一步的乱局?

 

这是许多人的担忧。但担忧之前,不妨对“逆”和“乱”多作一些审视。

 

上述所谓的“乱”,是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遭遇到某些挫折;是过去普遍被接受的、因经济相互依赖而导致天下和平稳定的趋势不再;是过去曾被奉为圭臬的治理模式出现了问题甚至危机;也是移动终端的普罗大众不再唯传统的政经精英马首是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此之谓“逆”也。但判定其为“逆”的一个预设,是把全球化同民族国家、开放与封闭、进步与保守统统对立起来。

 

然而,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恰恰是在这些二元因素相伴相生、相伴而行的过程。

 

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但全球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危机。持全球化论者里有一种极端主张,是认为其最终将导致国家边界的消失,所谓“全球治理”,就是没有国家、没有政府的治理。但人们显然不能忘记的事实是,国家和政府,一直是全球治理中最为重要的行为体。全球化、全球治理从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家边界的消弭、民族国家治理的失效,甚至民族国家的消亡。

 

更何况,全球化推行那么多年,人们的政治认同总体上依然没有超越民族国家。即便是欧盟这样超国家认同最高的区域,国家认同也从未消失。

 

这样再来重新审视2016年,所谓“天下大乱”,所谓“逆全球化”,都不是无中生有。相反,恰恰是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得国家在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被重新强化,以至于在区域一体化、全球化中都出现了“再国家化”现象。

 

我们再来看看,2016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地缘政治回潮,领土、主权问题重新突出。近年来,在主要大国的周边几乎都出现了纷争。在欧亚大陆,以乌克兰危机肇始,克里米亚出现了战后以来武力改变领土的先例;在亚洲,领土、海洋争端上升,历史问题突出;在欧洲,曾经消失的国家边界出现“反复”;西亚北非更是由于外科手术式的“政权更迭”,导致大国势力博弈加剧内部政教冲突。

 

第二,意识形态因素重新突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上升。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在亚洲、欧洲、美国、中东这些世界政治的重要地带,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此同时,宗教因素也有“卷土重来”之势,宗教极端化所导致的恐怖主义,构成了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重大威胁。

 

第三,政治强人出现,权力政治开始回归。如果说几年前人们还在感叹世界政治舞台充满平庸之辈,那么最近几年在世界政治的主要板块,各具特色的强势人物纷纷登台,并且愈加巩固其各自在国内的政治基础。权力政治的钟声仿佛又回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戏剧性的政治事件也是因此不断出现。

 

第四,区域一体化事业受挫,欧洲治理及其制度、机制的有效性迅速衰减。在人类政治史上,欧洲一体化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新,曾被认为是理想的发展模式,代表着世界政治的未来。然而,从欧债危机开始,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危机、脱欧危机纷至沓来,严重减损了欧洲一体化的动力,也动摇着人们对一体化的信心。这一系列危机绝不是偶然的,它们其实暴露了欧洲治理模式所蕴藏的矛盾和问题。而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忽视了欧洲各个民族国家本身所具有的韧性,低估了国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逆全球化”的苗头,毋宁说是另一种信号:这是国家重新回来了。只不过,国家其实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过去面对民族国家面临的危机,人们找出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而今天,当一体化、全球化遭遇了新的挑战和危机,人们又反过来求诸国家。而这是否意味着历史将要倒退,人类将重蹈昔日的覆辙?

 

也别太担心。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变,但全球化需要反思。特别要反思的,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逆全球化”的浪潮。不难发现,全球化在实现某种层面的平等的同时,在另一些层面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它在给世界带来和平、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在某些区域和地方扩展了霸权、战争和威胁。而这种全球化的“负的外部性”,正是“再国家化”的一个思想根基。

 

面临全球化中的“再国家化”现象,需要调整我们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关系的认识,也需要对国家的作用有一个再认识。而对精英阶层来说,且慢痛批“逆全球化”,倒不如先反思一下,究竟为什么普罗大众会对“逆全球化”如此趋之若鹜。

 

反思彻底了,“逆全球化”也没有那么可怕。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