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红烧闸网鱼,简朴与随意成就的渔家美味
分享至:
 (1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勇娣 陈欢 公维同 2016-09-30 16:49
摘要:渔民捕上来的鱼虾,整齐漂亮的都拿去卖,剩在网底的小鱼小虾小蟹,就一股脑儿下到锅里,烧成一道自家享用的下饭菜。然而,并不矜贵的食材,就这样的随意组合,却烹出了最本真的鲜美味道。

 

国庆期间,市民要是到金山嘴渔村游玩,正赶上那里在举办的渔文化美食节。渔村里值得推荐的渔家菜有不少,但“红烧闸网鱼”是笔者印象最深刻的菜肴,也是老沪杭公路上几十家海鲜饭店里的当家菜之一。

 

这道菜不仅好看好吃、价格实惠,而且承载了昔日渔民生活的记忆,是一道简朴和随意成就的渔家美味。

 

过去,渔民捕上来的鱼虾,整齐漂亮的都拿去卖,剩在网底的小鱼小虾小蟹,就一股脑儿下到锅里,烧成一道自家享用的下饭菜。然而,并不矜贵的食材,就这样的随意组合,却烹出了最本真的鲜美味道。

 

所以说,闸网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指用闸网捕到的鱼、虾、蟹组合,可以有白虾、小米虾、梅童鱼、鲚鱼、鰙鳎鱼,也可以有鯱鱼、海黄牛、杏珠虾,或者是青蟹、梭子蟹、和尚头蟹等。反正,捕到什么,就是什么。做起来也简单,可红烧、可清炖、可清蒸。它是沿海地区的特色菜,更是渔民家家会烧的家常菜。

 

在金山鱼嘴村的20多家海鲜饭店中,天桥饭店是公认的闸网鱼烧的最好吃的店。在去年渔村各家饭店的“斗菜”中,他家的“红烧闸网鱼”轻松摘得特等奖。烧这一道闸网鱼,不加调料、不勾芡,就能烧出自然鲜美滋味,吃的时候,用筷尖轻轻划开鱼肉,趁热送进嘴里,特别的鲜嫩。

 

天桥饭店是老沪杭公路上开出的第一家海鲜饭店,迄今生意红火。作为创始人,73岁的陆奇龙却很低调:“我爷爷、爸爸都是从小就捕鱼,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渔民,这烧鱼的手艺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没啥特别稀奇的。”

 

十七八岁时,陆奇龙就跟大人一起出海捕鱼,“上世纪60年代,用的还是小舢板,有时候凌晨3点就出海了。那时候每年有几大渔汛,初夏捕黄鱼、鲳鱼,六七月休渔期用来修船、织鱼网,八、九月抓海蜇……”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村里每天有30多条渔船出海。

 

用闸网捕鱼,是那时候比较盛行的一种方式。潮水落尽时,人们将闸网沿潮脚围成一个半圆形,隔5米左右扦一根2米高的竹桩,网脚用竹签固定,闸网在竹桩上可挂起、可落下。潮涨前落网,潮高时挂网,随潮而来的“虾兵蟹将”就统统落入到网内。

 

潮水退去后,那些网住的鱼虾在网里活蹦乱跳,一网一网的鱼虾捞起来就可以去市场售卖了。除了一些特别的鱼类挑出来单卖,一般的就这样杂在一起出售,称之为“花鱼”。于是,渔民家最经常的吃法,也是杂在一起红烧或清蒸。

 

别看“张闸网”很简单,把网插在那里等鱼虾来就是了,其实张网人必须要学会看潮水、看风色。有一年,陆奇龙和大家出海回程的时候,就碰上了涨潮,风大浪大,小渔船一下子被掀翻、冲走,最后大家游了五百多米才爬上岸。

 

1979年,39岁的陆奇龙“上岸”了,进了村办的小纺织厂上班。1987年,陆奇龙的爱人在家门口开了家小吃店,成了金山嘴渔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慢慢地,更多海鲜饭店开出来了,渔村变得越来越漂亮,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昔日的陆家小吃店,也变成了如今小有名气的天桥饭店,挖掘推出了一道道特色鲜明的渔家菜肴。

 

老陆说,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多去外面工作了,渔村里捕鱼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旅游开发让渔村焕发了新活力。如今,女婿已接过了老陆的海鲜饭店,他烧出的渔家菜也备受食客称赞。

 


题图:付婷 摄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huangyd030@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